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日談到內地企業文化,筆者一向認為,投資一間公司就似把資金交託給這公司的管理層,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他們的作風又是怎樣,是十分重要的。相對而言,本港企業的作風是較有迹可尋,始終它們不少有數十年的往績可供參考,而它們的資產負債表一般甚為穩健,在環球企業中,這算是異數。
西方上市企業須討股東歡心
不過,從投資的角度看,本港企業的挑戰,是不大熱中和善於與資本市場打交道,所以港企的估值比不少國際同業為低。這也不難理解,本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一般都屬穩健,根本不需要資金,是否受資本市場歡迎,不見得很重要。不過,在歐美和澳洲,不少企業之所以要上市,是因為它們想不斷向市場籌集資金,因此怎樣取得資本市場的歡心,就較為重要。
此外,歐美和澳洲的企業文化,是相對較為重視投資者和街外股東。不少西方企業是沒有大股東,因此對於大投資者,它們是較為重視,而大投資者在與它們交往時,亦較有「自己是老闆」的感覺。但在亞洲,不少企業由家族控制,投資者只是小股東,因此投資者不會有「自己是老闆」的感覺。說穿了,這些老闆的感覺在不少時候都是騙人的。不少歐美和澳洲企業的主管,都十分專業,很明白這遊戲的本質,這相信亦是歐美和中港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的最大差異。
施慧雅
[email protected]
西方上市企業須討股東歡心
不過,從投資的角度看,本港企業的挑戰,是不大熱中和善於與資本市場打交道,所以港企的估值比不少國際同業為低。這也不難理解,本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一般都屬穩健,根本不需要資金,是否受資本市場歡迎,不見得很重要。不過,在歐美和澳洲,不少企業之所以要上市,是因為它們想不斷向市場籌集資金,因此怎樣取得資本市場的歡心,就較為重要。
此外,歐美和澳洲的企業文化,是相對較為重視投資者和街外股東。不少西方企業是沒有大股東,因此對於大投資者,它們是較為重視,而大投資者在與它們交往時,亦較有「自己是老闆」的感覺。但在亞洲,不少企業由家族控制,投資者只是小股東,因此投資者不會有「自己是老闆」的感覺。說穿了,這些老闆的感覺在不少時候都是騙人的。不少歐美和澳洲企業的主管,都十分專業,很明白這遊戲的本質,這相信亦是歐美和中港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的最大差異。
施慧雅
[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