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緬總統歷史性訪美 爭停制裁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1日 06:35
2013年05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緬甸總統登盛本港時間昨晚深夜歷史性赴白宮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爭取美國放棄制裁,成為47年來首名訪問美國的緬甸元首。美國近期積極拉攏緬甸,圖削弱中國在區內的影響力。法新社指出,白宮邀請登盛訪美,是美國迄今「支持緬甸改革」的最具象徵舉措之一,但亦有西方輿論批評,緬甸在人權等問題仍有待改善,訪美邀請「為時過早」。


美積極拉攏 圖削華影響力

68歲的登盛帶領緬甸過渡至文人政府,西方亦以此為由,趁勢放寬對緬甸制裁,大加拉攏。為免令外界覺得華府放棄對緬甸民主改革的強調,白宮高官向《華盛頓郵報》堅稱,登盛今次來訪,是一次「報到會議」,美方希望鞏固登盛促成的民主進程,並施加「溫和壓力」推動進一步改革。


然而登盛透過傳譯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稱,統治緬甸數十年的軍方擁有「驕傲的歷史」,永遠在文人政府「擁有特殊位置」。緬甸國會分為(上院)人民院與(下院)民族院。人民院440席中的110席是軍方專屬保留席次,民族院168席則必須保留56席給軍方。


登盛:軍人在政府永遠「特殊」

登盛稱:「我會向美方解釋緬甸的民主發展與挑戰,尋求美國協助。」談到國際制裁,登盛說制裁「造成障礙,間接傷害緬甸人民」,但他表示「不會就制裁問題向奧巴馬大力施壓」,稱「緬甸完全理解受到制裁的多個原因」。《華郵》形容這是登盛「最接近評論緬甸專制統治」的發言。


《華郵》稱,登盛在訪問中「沒刻意宣傳緬甸致力改革的一面」,也「沒標榜自己是推動國家邁向民主的重要領袖」。對於民主改革進程,登盛說這「主要由國會促成」,他「不會直接干預」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是否合資格在2015年角逐總統選舉。


稱「不會干預」素姬選總統

素姬因兩名兒子持外國護照,令她不合憲法規定參選。但她領導的全民盟有機會在兩年後贏得大選,登盛政府會否配合大選推動修例,被西方視為緬甸政府履行民主承諾的考驗。


奧巴馬去年11月訪問仰光後不久,白宮便邀請登盛訪美。登盛2011年上台後推動一系列改革,放寬對媒體控制,釋放政治犯,讓素姬進入政壇,美國政府其後宣布解除或暫停對緬甸的部分制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