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惠利轉住宅收2.5萬份反對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2日 21:35
2013年05月2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浸大與政府爭奪九龍塘前李惠利校舍南面用地事件進一步升級。昨日城規會首度公布在公眾諮詢期間,共接到25,884份申述,其中25,877份反對改劃住宅,只有7份支持,反對者涵蓋政商名人及組織,包括浸大師生、校長、多名立法會議員、長實(0001)執董趙國雄、紀惠行政總裁湯文亮、聯合國環境署伙同本地環保組織等聯合反對,以及環保觸覺等。由於該地預計可建約495個豪宅單位,最高估值達80億元,惟業界認為,是次城規會收到逾2.58萬份反對申述,可謂近年最多反對聲音的項目,較反對恒地(0012)等南生圍項目所收到的8642份高約2倍,料對改劃住宅造成一定壓力。


地皮最高估值達80億

前李惠利校舍南面用地佔地約9.5萬方呎,可建樓面約42.6萬方呎,預料可提供約495個面積約861方呎的單位,已被納入本年度賣地計劃內。該地今年1月城規會改劃作住宅用地時雖獲委員同意,但由於遭到浸大師生廣泛反對,已啟動城規程序並收到逾2.5萬個公眾申述,截至下月11日再接收對該批申述的意見及排期在城規會審議。


涉42.6萬呎料建495伙

據浸大「爭取保留李惠利用地」網站,該校早前發起「一人一信」行動,並收集到逾1.7萬封反對信提早予城規會,即佔是次城規收到的全部反對意見最少約65%。浸大發言人表示,該批反對意見來自相關持份者、專業團體、立法會議員、區議員、社會知名人士及大眾,有廣泛代表性,明確顯示是次改劃建議並不可取。浸大將於城規會舉行的會議上作出申述,說明大學為何反對這用地改劃為住宅,並希望城規能夠廣納民意,作出符合公眾利益的決定。


反對者包括不少政商界名人,從事物業投資的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亦認為前李惠利校舍南面用地鄰近浸大,興建教學大樓更有協同效應,他稱香港不止需要興建住宅,學術發展也很重要,並希望萬事有商量,以換地或其他途徑解決爭議。


學術用地不下於豪宅

現任立法會議員亦有多名議員反對地皮改劃,其中陳家洛表示,政府把用地強行改劃住宅是粗暴決定、偷換概念,該地皮若賣出後將興建天價豪宅,無助中低層市民置業,政府不應漠視民意。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明,不可能接受政府將教育用地拿來興建豪宅,將聯同浸大師生在城規會會議上「馬拉松」式發言。


勁過南生圍收8462份反對

據了解,城規會對上一次收到最多申述意見的地產項目,為恒地及傅老榕家族合作發展的元朗南生圍項目,共收到約8462份意見中近全數反對,由於該項目內涉及高生態價值濕地,社會人士普遍關注發展會否影響濕地生態,而現時該項目正於高院尋求司法覆核。


明報記者 麥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