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羅健熙﹕香港人的六四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2日 06:35
2013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是六四屠城的24周年,我們再沒有聽到聲討建制派遺忘歷史的聲音,反是支聯會成了本土派的攻擊對象,「平反六四」變了增強中共合法性、要不得的訴求,更有人呼籲香港市民不要再參與六四燭光晚會。


本土主義除了說本土利益,身分認同亦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要講「本土」,最不應做的便是抹殺自身歷史。


假如沒有八九六四——

或許李柱銘、司徒華不會退出基本法草委?《基本法》會跟現在的版本不同?

或許移民潮不會形成,也不會令嬰兒潮世代極速晉升?

或許香港人對公義的追求、對必須制衡政權的信念沒現在般熱熾?

歷史沒有如果。六四屠城確實發生過,對香港社會有極大影響,也是香港人身分認同的分水嶺。它令不少香港市民政治覺醒,認真思考人民與政府的關係;它令人對中共的幻想破滅,重新思考自己的身分;它令人意識到香港的獨特角色和地位,成了堅持每年悼念六四的燭光。六四不單是中國的歷史,也是香港的歷史。


經過24年的堅持,香港人的六四已不再局限於發生在1989年6月那特定時空的歷史事件。這些年來的沉澱,六四燭光晚會已成了很多香港人的「另類身分證」,六四亦成了香港人的良心試金石。


今天呼籲香港人要與大陸切割、別再出席六四晚會的人,也許意識不到,六四已經內化成香港人生活和身分的一部分。若夾硬因為屠城現場是在北京、或支聯會的綱領之一是要建設民主中國而要「切割」,其實正正就是要否定和抹殺掉香港人過去24年來的六四歷史。


六四晚上,我們要繼續到維園去,點亮良知的燭光,延續這屬於香港人、獨一無二的六四歷史。


作者是民主黨副主席、Roundtable Community副總幹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