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大證H7N9可空氣有限傳播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5日 21:35
2013年05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中國疾控中心合作,以流感病徵與人類最相近的雪貂進行實驗,發現H7N9病毒能透過緊密接觸傳播,亦可有限度以飛沫傳播,且會有無病徵的隱性患者,未病發已可開始排出病毒,不排除病毒進一步變化可形成流感大爆發。禽流感權威管軼更指出,現時仍有可能再在人群中爆發H7N9禽流感。


兩岸至今共確診131宗H7N9個案,港大與中國疾控的研究發現,受H7N9病毒感染的雪貂,與健康雪貂同放一籠時,健康雪貂全受感染,證實H7N9病毒能透過緊密接觸而有效傳播;但把有病及無病的雪貂分放兩籠,則只有少數健康雪貂透過飛沫受感染,顯示病毒透過飛沫在空氣中傳播的效力仍是有限(見表)。


豬傳豬能力有限

研究又發現豬能感染H7N9,而豬傳豬的能力則有限,只憂病毒在豬身上洗牌。研究亦顯示病毒的感染性和臨牀表現與H1N1相近,而傳播力較H1N1差。


研究結果已刊於國際期刊《科學》雜誌。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朱華晨表示,透過緊密接觸受感染的雪貂會發燒、噴嚏及咳嗽等,病徵較明顯,經飛沫受感染的雪貂病徵較輕微及溫和。


緊密接觸有效傳播

朱又說,雪貂病徵輕重視乎體內病毒的濃度,人類受感染者亦可能因病毒濃度低而無病徵。若健康雪貂長時間與病毒濃度高的雪貂接觸,受感染風險較大。她不排除現時有隱性患者未發病前便能散播病毒,但要視乎患者的身體狀况,若其病毒濃度較高,傳播病毒的可能性較大。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潘烈文亦強調,實驗證實H7N9能因緊密接觸傳播,但未有足夠資料顯示人體亦有相同結果,仍需進行如大規模人體血清測試等研究,才能考慮是否要加強防控措施,以減低人傳人風險。


禽流感權威、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管軼指出,現時仍有可能再在人群中爆發H7N9禽流感,若病毒在禽鳥或其他宿主中進一步散發,病毒有可能變種。他指雖未在養殖場找到病毒樣本,但批發市場的雞多數來自養殖場,不代表病毒不存在。


另外,台灣首名H7N9患者自上月12日發病後,昨康復出院。外界曾揣測該53歲台商在內地高爾夫球場因接觸野鳥糞便而染病,他昨相信自己打高爾夫球染病的可能不高,短期內不會再到內地。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