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伊利沙伯醫院今年首4個月有145人被驗出是耐萬古霉素腸球菌帶菌者,已較去年全年的111人為多。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表示,今年伊利沙伯醫院內科及骨科病房住院率一直維持約110%至120%,醫護「洗手率」又偏低,都可能增加細菌傳播風險。
抽調資深醫生突擊檢查
曾艾壯指出,早前與同事曾到伊利沙伯醫院內多間病房突擊檢查,發現內科等病房的醫護人員洗手率僅約30%至40%,情况不太理想,計劃從其他醫院借調6至7名資深醫生,在公餘時間到伊利沙伯醫院突擊檢查,每周1至2次,督促醫護人員適時及正確清潔雙手,並向伊院管理層匯報改善情况。曾艾壯期望醫護洗手率能在3至6個月內提升至70%。
曾艾壯強調,耐萬古霉素腸球菌是透過與帶菌者接觸而傳播,勤洗手是減低傳染風險的重要一環。另外,由於該腸球菌在空氣間可存活近一星期,帶菌者觸及的地方也應全面消毒,院方亦將會增加對病人的抽驗,所有腎病病人日後到醫院求診,也會抽驗他們的大便樣本,檢測他們會否成為帶菌者。
即使成為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的帶菌者,也未必即病發如出現腹瀉、發燒等病徵。曾艾壯指出自去年1月起,只有4人確診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的感染者,需隔離治療。
抽調資深醫生突擊檢查
曾艾壯指出,早前與同事曾到伊利沙伯醫院內多間病房突擊檢查,發現內科等病房的醫護人員洗手率僅約30%至40%,情况不太理想,計劃從其他醫院借調6至7名資深醫生,在公餘時間到伊利沙伯醫院突擊檢查,每周1至2次,督促醫護人員適時及正確清潔雙手,並向伊院管理層匯報改善情况。曾艾壯期望醫護洗手率能在3至6個月內提升至70%。
曾艾壯強調,耐萬古霉素腸球菌是透過與帶菌者接觸而傳播,勤洗手是減低傳染風險的重要一環。另外,由於該腸球菌在空氣間可存活近一星期,帶菌者觸及的地方也應全面消毒,院方亦將會增加對病人的抽驗,所有腎病病人日後到醫院求診,也會抽驗他們的大便樣本,檢測他們會否成為帶菌者。
即使成為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的帶菌者,也未必即病發如出現腹瀉、發燒等病徵。曾艾壯指出自去年1月起,只有4人確診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的感染者,需隔離治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