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展「遊戲」很難玩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6日 06:35
2013年05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何倩彤也慶幸自己的個展在場外,不用跟場內的展品爭艷,「這個遊戲確實很難玩,如何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呢,一大堆展品在爭妍鬥麗,作為觀眾在觀看時難免被搶眼,有gimmick的展品吸引,而其實很多展品放在平日的展覽也是很好看,可是在art fair便成為沒甚特別之作」。她說在大型art fair和美術館藝廊看展覽最不同的地方,除了空間不同,還有心態,「在美術館畫廊欣賞作品像是被整個空間包圍,而且跟去戲院、上教堂一樣,是一件事情」。何倩彤的作品都不是那種很搶鏡、很耀眼,相反是要你走近,慢慢去閱讀,「我的觀眾群都是很小的,所以感覺像寫信給朋友一樣」。喜歡文字、電影,也擅於利用不同媒介,「藝術對我來說就像一種語言,有時文字說不清的,我便用藝術形式去表達,用什麼媒介視乎不同情况,即使在facebook的status寫一句說話,也是一種表達」。


原來真的喜歡

她的作品充滿文字痕迹,又喜歡用蓋章,很文書的感覺,這位藝術家,從前最想做的,原來是行政工作,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與重覆呆板的行政工作,好似是南轅北轍,「讀大學時同學都希望畢業時能做藝術家,而我的夢想卻是做行政,因為我喜歡蓋印,喜歡開支票這些文書,跟書枱有關的工作,理想的職業是在郵局工作」。當然,她最後沒有在郵局上班,走上了全職藝術家之路,何倩彤說自己很幸運,因為從沒有很主動去爭取,機會自然來找她,「大概是因為太順利,從沒有思考過自己想做什麼,直至有一次準備展覽時,發覺在作品旁有一小堆頭髮,我平日是很害怕很害怕觸摸地上的頭髮,那一刻不知怎地,很自然地用手去執起,突然發覺原來自己在做作品時的狀態是很不一樣,那一刻我知道了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是什麼」。何倩彤說自己這幾年開始主動地去行藝術家這條路,例如參加比賽,申請不同的計劃,下個月她便到首爾美術館當駐場藝術家3個月,然後再到美國Valmont一個月,「上年做過大型展覽後,是時候沉澱一下,也當是休息,看看書,希望回來可做新的作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