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資委新掌門 料整合國企「保」增長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6日 06:35
2013年05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國資委新任「掌門人」蔣潔敏日前對國企提出了保增長的「硬指標」。面對需求不足、經濟復蘇動力疲軟的局面,要保持國企要利潤增長、稅收穩定,針對虧損的「節流」比收入上的「開源」更為有效。在這種情况下,新一輪的國資整合或拉開帷幕。


中央地方冷熱不均

財政部日前發布資料顯示,1至4月,內地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891.3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中央企業利潤同比增12.8%,地方國企利潤同比下降14.7%。


中央地方國企盈利增長的「冷熱不均」已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而這一局面和內地國企的整體結構有關。


對於央企來說,三桶油(石油、石化、海油)、三個電信(移動、聯通、電信)和兩個電網(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較強的盈利能力成為整體「業績」的穩定器。和上述企業一樣,大部分央企也都處於產業的前端,對市場波動更為敏感,反應更快,應對措施更早。


地方國企主要為鋼鐵、石化、有色等重化工行業,一方面,這些企業處於產業鏈的末端,對市場的波動應對能力更弱,另一方面,這些企業都捲入「產能過剩」的大漩渦中,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他們疲態盡顯。


國企整合提上日程

在盈利能力分化明顯的情况下,要維持總體利潤增長和稅收穩定,要麼提速「車頭」要麼減少「包袱」。


由於三桶油、三個電信和兩個電網均屬於承擔保障責任的「基石」類企業,他們的社會責任要大於企業責任。因此,這些企業盈利的大幅提升必然伴隨着「與民爭利」的爭議。因此,如何整合現有短板就成為當下穩增長的關鍵。


有消息人士透露,由國資委牽頭擬訂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基本成型,並已向國務院匯報,按此前計劃將於今年上半年出台。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利用資本市場,通過收購、增發、注資等重組方式推動國資整合。


國企退出畫出底線

事實上,除了「維穩」短期業績,整合國資亦是中國國企改革的必然趨勢所在。


近年來,國企從競爭性領域的退出在內地一直呼聲頗高。一位從事國資工作多年的官員透露,目前,競爭性領域能不能繼續放、可以放到什麼程度都在研究。未來通過整合重組,打造乾乾淨淨的上市公司,是競爭性領域國企改革的目標。


而上面提到的三桶油、三個電信、兩個網顯然在底線之外。上述官員透露,這8家企業產品或者服務價格是由政府管理,他們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起基本保障作用,並且涉及國家安全,因此不太可能開放。


正因為如此,官方亦對一些利益集團借國企改革、鼓勵競爭的大旗,「逼」官方從上述領域退出的做法十分警惕。一位有官方背景的專家強調,石油開採、基礎電信在其他國家一般也都是由國家控制,而且即便放開,民企也無實力進入,最終得益的只能是外資。


馮其十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