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生意愈做愈大,不少企業主管都會修讀MBA學位自我增值,方張雪芳反而選擇埋首到哲學書堆中。她認為做生意單靠生意經尚未足夠,要在環境、人際關係各種變遷之中求存,「所要明白的東西遠多於一盤生意」。
探討「我是誰」 變幻中不易迷失
方太坦言,當公司一路成長,生活環境的變化也愈來愈多。例如自己以往只是一間店的老闆,現在卻變成幾千個員工的老闆,同時也是市場上某些對手的眼中釘、兒女和丈夫不常見面的母親和太太。「如果連自己的難題也解決不了,如何去解決公司的難題?」
她表示,認識哲學的最大意義,在於經常探討「自己是誰」這個問題,這樣當生意擴張的同時才不至於迷失自我。套用到企業的發展上,哲學則令她悟出了另一套處事方針。
「人生由許多個點組成,有些人急於將兩點相連,但可能是錯的。例如有天遇到生意不好、客人投訴、伙記不上班幾件事同時發生,有些人就會覺得是自己好失敗」。
她認為隨着企業規模愈大,點的數量也會愈來愈多,要從紛紜中看到主線其實十分困難,「但不斷修正在市場上也是一種能力。」
探討「我是誰」 變幻中不易迷失
方太坦言,當公司一路成長,生活環境的變化也愈來愈多。例如自己以往只是一間店的老闆,現在卻變成幾千個員工的老闆,同時也是市場上某些對手的眼中釘、兒女和丈夫不常見面的母親和太太。「如果連自己的難題也解決不了,如何去解決公司的難題?」
她表示,認識哲學的最大意義,在於經常探討「自己是誰」這個問題,這樣當生意擴張的同時才不至於迷失自我。套用到企業的發展上,哲學則令她悟出了另一套處事方針。
「人生由許多個點組成,有些人急於將兩點相連,但可能是錯的。例如有天遇到生意不好、客人投訴、伙記不上班幾件事同時發生,有些人就會覺得是自己好失敗」。
她認為隨着企業規模愈大,點的數量也會愈來愈多,要從紛紜中看到主線其實十分困難,「但不斷修正在市場上也是一種能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