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加坡金管局與新加坡人民幣清算行於4月9日舉行了一個聯合發布會,公布有關當地人民幣清算的細節。下文將簡述當地清算機制與目前香港和台灣地區清算安排的異同。
個人業務基於CNH市場
較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新加坡公布的清算框架,並沒有如香港和台灣包含個人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安排。如果未來仍沒有進一步公布,就意味着新加坡的銀行將會沿用現有模式提供人民幣服務予個人客戶。簡單來說,就是有關的個人業務都是以離岸人民幣市場(即CNH市場)作為支持,而相關的頭寸和外匯敞口,只能在同業市場而非通過清算行進行平盤。
筆者估計這可能是與過去新加坡的個人人民幣業務的需求並不太高有關。新加坡元的匯價在過去幾年都處於上升軌道當中,當地居民欠缺對於對冲本幣幣值下降的意欲(相反香港市民由於人民幣升值導致內地進口物資價格上升,令港人傾向多持人民幣以作對冲),過去以CNH作為後盾的業務模式相信已經能夠滿足個人客戶的需求。
企業業務與香港基本一致
企業業務方面,新加坡的清算安排與香港的做法基本一致。例如跨境貿易有關的人民幣外匯買賣只能支持跨境貨物貿易而不包含服務貿易、通過清算行獲得的人民幣外匯交易資金必須在90天內匯出、人民銀行會批核外匯交易額度給清算行,參加行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與清算行平盤等。
有趣的是,台灣地區在2月公布的清算機制除了准許貨物貿易以外,還准許運輸和保險服務貿易的人民幣外匯交易。當時市場因此猜測監管部門有意再一步放鬆境外的清算要求,嘗試鼓勵不同的交易種類。這個安排亦成為台灣的企業清算業務的優勢。不過,在新加坡公布了清算協議幾天之後,台灣央行突然宣布剔除運輸和保險貿易的人民幣外匯交易平倉安排,未知是否實際操作時遇上障礙所致。
星定藍圖 料2018年人幣自由兌換
至於銀行界最關心的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要求,相信要待人民幣業務開展一段時間以後,銀行才能具體理解當地監管機構的合規尺度。
對於人民幣業務的監管要求,新加坡金管局表明沒有為當地人民幣業務制訂針對性的法規,監管原則與其他外幣的要求相同。這也與台灣地區較早前公布的安排一致。至於香港,金融管理局於4月底公布取消沿用多年的人民幣淨頭寸額度(RMB Net Open Position Limit),以及25%的人民幣流動性比率的監管要求,使得香港最新的人民幣業務監管要求與其他外幣業務一致,也與新加坡和台灣地區的管理原則同步。
市場有消息指新加坡金管局已為當地發展為人民幣清算中心,定下了不同階段的藍圖。該局最樂觀的估計是,人民幣可以於2018年實現基本自由兌換和資本帳開放。隨着台灣和新加坡相繼發展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可預見未來還有更多參與者的情况下(筆者估計倫敦有機會是下一個),香港清算中心面對的競爭將愈來愈大。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先行者,香港必須在各方面努力,保持優勢,以免被人家迎頭趕上。
顏劍文
恒生銀行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
個人業務基於CNH市場
較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新加坡公布的清算框架,並沒有如香港和台灣包含個人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安排。如果未來仍沒有進一步公布,就意味着新加坡的銀行將會沿用現有模式提供人民幣服務予個人客戶。簡單來說,就是有關的個人業務都是以離岸人民幣市場(即CNH市場)作為支持,而相關的頭寸和外匯敞口,只能在同業市場而非通過清算行進行平盤。
筆者估計這可能是與過去新加坡的個人人民幣業務的需求並不太高有關。新加坡元的匯價在過去幾年都處於上升軌道當中,當地居民欠缺對於對冲本幣幣值下降的意欲(相反香港市民由於人民幣升值導致內地進口物資價格上升,令港人傾向多持人民幣以作對冲),過去以CNH作為後盾的業務模式相信已經能夠滿足個人客戶的需求。
企業業務與香港基本一致
企業業務方面,新加坡的清算安排與香港的做法基本一致。例如跨境貿易有關的人民幣外匯買賣只能支持跨境貨物貿易而不包含服務貿易、通過清算行獲得的人民幣外匯交易資金必須在90天內匯出、人民銀行會批核外匯交易額度給清算行,參加行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與清算行平盤等。
有趣的是,台灣地區在2月公布的清算機制除了准許貨物貿易以外,還准許運輸和保險服務貿易的人民幣外匯交易。當時市場因此猜測監管部門有意再一步放鬆境外的清算要求,嘗試鼓勵不同的交易種類。這個安排亦成為台灣的企業清算業務的優勢。不過,在新加坡公布了清算協議幾天之後,台灣央行突然宣布剔除運輸和保險貿易的人民幣外匯交易平倉安排,未知是否實際操作時遇上障礙所致。
星定藍圖 料2018年人幣自由兌換
至於銀行界最關心的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要求,相信要待人民幣業務開展一段時間以後,銀行才能具體理解當地監管機構的合規尺度。
對於人民幣業務的監管要求,新加坡金管局表明沒有為當地人民幣業務制訂針對性的法規,監管原則與其他外幣的要求相同。這也與台灣地區較早前公布的安排一致。至於香港,金融管理局於4月底公布取消沿用多年的人民幣淨頭寸額度(RMB Net Open Position Limit),以及25%的人民幣流動性比率的監管要求,使得香港最新的人民幣業務監管要求與其他外幣業務一致,也與新加坡和台灣地區的管理原則同步。
市場有消息指新加坡金管局已為當地發展為人民幣清算中心,定下了不同階段的藍圖。該局最樂觀的估計是,人民幣可以於2018年實現基本自由兌換和資本帳開放。隨着台灣和新加坡相繼發展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可預見未來還有更多參與者的情况下(筆者估計倫敦有機會是下一個),香港清算中心面對的競爭將愈來愈大。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先行者,香港必須在各方面努力,保持優勢,以免被人家迎頭趕上。
顏劍文
恒生銀行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