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電影興旺 港難分杯羹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7日 21:35
2013年05月2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女演員趙薇首次執導的新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兩周,票房已近7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前不久《西遊.降魔篇》才剛創下12億元票房紀錄,僅這兩部影片的票房加起來已超過香港去年全年票房收入。面對內地電影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曾有「東方荷李活」之稱的香港電影業卻光景不再,除了個別導演能以合拍片方式打開內地市場外,本港電影人多數只能吃老本,望餅興嘆。


去年底起,愈來愈多的低成本國產片票房輕鬆破億,內地導演、製作人對今年總票房過200億元大關信心十足。2002年北上開辦戲院、被認為非常了解內地電影市場的香港導演吳思遠,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內地電影業進入新時代,不僅影院環境大幅改善、銀幕數倍增,觀眾群也更年輕化、願意掏錢看戲,加上政府也欲提升國產片地位,內地電影市場仍有數倍的增長空間。


內地觀衆有「盔甲疲勞」

不過,面對數百億的票房大餅,吳思遠卻認為香港影界優勢全無,最關鍵的問題是香港導演與內地觀眾大脫節,對內地本土題材根本無從入手。「以往10年賣座的都是大片,用大明星、大導演、大製作,但現在觀眾看厭了,尤其是古裝、武俠片,觀眾有『盔甲疲勞』。」


從《泰囧》、《致青春》到《北京遇上西雅圖》,3部中等製作、新人新作的國產片分別錄得12億、7億和5億的超預期票房佳績。而相比之下,卡士超強的本港出品《寒戰》、《毒戰》則僅錄得2億和1億票房。對此,吳思遠的解讀是,由於內地觀眾群的年齡顯著下移,現在35歲以下的觀眾佔比達70%,而年輕觀眾偏好「接地氣」(指貼近百姓真實生活)的作品。「像《泰囧》就是講出國旅行遇到的怪事,《致青春》講校園愛情,和年輕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清新片才會突然冒起。」


英皇總裁:香港電影吃老本

事實上,目前正在上映的由陳可辛執導的勵志片《中國合伙人》,以「土鼈」(指沒背景、沒錢的年輕人)創業為題材,視角對準現時,雖然也是香港出品,但首周票房已破2億。吳思遠對此讚賞說,「陳可辛就轉得很快,他之前拍《血滴子》,現在看到年輕人口味變化,即刻就轉過來。」


另一部香港出品《光輝歲月》即將在6月上映,該片由曾志偉領銜主演,但仍是一部動作大片。該片監製余偉國昨日說,難言對票房有什麼期望。「因為我們不懂內地的文化,現在去學也很難,畢竟是幾十年歷史。」有此同感的還有英皇娛樂集團行政總裁吳雨,他指內地影界如今百花齊放,香港無論電影、電視還是娛樂都在吃老本。「以後唯有多些和內地合作,不單是拍合拍片,而是導演、演員方面也要多合作、多學習。」


明報記者 李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