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團﹕東涌填海危及瀕危物種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9日 21:35
2013年05月29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在東涌西面填海14公頃,主要興建住宅。有環團調查發現,填海範圍位於東涌河口,該河流有36種蜻蜓出沒,佔全港蜻蜓品種三成,加上東涌河口一帶泥灘有極具保育價值、俗稱馬蹄蟹的中國鱟,以及舒氏海龍棲息,最近更首次發現有另一品種的海馬出沒,品種有待確認,認為填海及沿河發展會影響河流水文及生態,加劇水浸風險,要求擱置填海計劃。


東涌河是本港河源第3高的河流,源頭位於934米的鳳凰山,早已確認為淡水魚種類最豐富的河流之一,亦是本地大型河流中,碩果僅存由源頭至河口仍保持天然面貌的河流,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包括多種瀕危生物如北江光唇魚、盧氏小樹蛙等。綠色力量去年調查沿河蜻蜓種類,發現有36種,當中包括本港首次發現的短腹異蜻及廣東區域罕見的黃偉蜓。


唯一全保留天然面貌河流

綠色力量指出,東涌河蜻蜓物種豐富,顯示東涌河水質優良,沿河發展有機會出現非法接駁污水渠,令河流水質及蜻蜓種類下降。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出,政府建議於東涌西填海14公頃,填海範圍避開河口泥灘和紅樹林,但仍會影響河流水文,間接破壞生態。


指填海避河口亦影響水文

鄭說,填海令河口面積減少,令東涌河水流速度產生變化,帶來不可預見的影響;政府建議沿河流下游興建住宅,土地遭混凝土覆蓋,土地滲水能力大幅下降,遇到暴雨,大量水沖落河流,令河流氾濫,屆時政府或會為河道做拉直及擴闊工程,為河道敷設混凝土,嚴重破壞河流生境。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今年7月至9月舉辦免費導賞活動,每日參加人數上限為150人。環團希望透過導賞活動,令市民認識東涌河的生態價值,其間亦會收集市民簽名,反對填海工程。


環團﹕漁署調查證龍尾管海馬棲地

另外,守護龍尾大聯盟昨引述漁護署剛完成的調查,發現龍尾是管海馬棲息地及繁殖地,要求特首取消泳灘工程的環境許可證。大聯盟指出,漁護署調查證明龍尾的生態價值較龍尾人工泳灘環評報告所指的更高,項目可能對稀有或脆弱的動物和生態系統造成損害。大聯盟表示,環保署長未有取消工程的環境許可證,正尋求法律意見,或就環保署長的決定作司法覆核。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