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6.3%港人暴飲 添患癌風險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9日 21:35
2013年05月29日 21: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酒精害人,除了亂性,更添患癌風險。衛生署去年調查發現,16.7%受訪者每周至少一日飲酒,平均每次飲2.5杯,6.3%受訪者曾一次過暴飲了最少5杯或5罐酒精飲品,比例較過去4年輕微下跌。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表示,酒精成分愈高,致癌風險愈大,建議市民每周不要飲烈酒超過5至10杯。


衛署調查 暴飲比例5年最低

據最新一期《非傳染病直擊》報告,衛生署去年4月電話訪問逾2000名年齡介乎18至64歲市民,結果發現16.7%受訪者在受訪前30日內,每周至少有一日飲酒,平均每次飲2.5杯。


在所有受訪者中,6.3%在受訪前30日內曾經暴飲,即在同一場合飲了至少5杯或5罐酒精飲品。2009年至2011年間的同類調查顯示暴飲者約佔7.4%至9.2%,顯示今年比例有所下跌。


衛生署引用流行病學研究指出,飲酒可致多種癌症,包括喉癌、肝癌、大腸癌及女性乳癌等,風險更會隨飲酒分量遞升(見表)。


引研究指酒精愈濃風險愈高

另外,調查顯示3.7%受訪者在一年內,曾因飲酒而身體受傷、出現工作問題、家庭或婚姻問題,受性騷擾等。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袁孟峰表示,酒精成分大部分由「乙醇」組成,會產生致癌物質「乙醛」,酒精濃度愈高,致癌風險亦愈高,當中對肝臟、腸胃等影響最大,據醫學界建議,男性每周不應飲用超過210克酒精的飲品,女性則不可超過140克,否則會增加患肝癌風險。


袁孟峰稱,因各種酒類的酒精成分不同,「5杯茅台同5杯啤酒已有好大分別」,故不能單靠每周喝多少杯衡量風險。他認為啤酒酒精含量約5%,對身體短期未必做成極大影響,但若是40%、50%酒精的烈酒,則建議每周不應喝多於5至10杯。袁說,酒齡愈長,體內積聚毒素愈多,年輕人愈早飲酒成癮,患癌風險愈大,他認為部分娛樂場所提供酒精飲品,亦易令年輕人過早接觸酒精。


醫生籲每周勿飲逾10杯

衛生署報告亦指出,戒酒以後,患喉癌及咽癌風險平均每年可遞減2%,腸癌及食道癌風險亦可遞減。但袁醫生提醒,長期喝酒者若短時間內忽然戒飲,或會出現手震、紊亂等副作用,建議戒酒者應逐步減少飲酒分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