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女兒6歲,念小一,很膽小。升小前開始獨自入睡,偶然發噩夢就會跑來跟我們睡,之後一兩天便會回自己房間睡。但小一後半夜過來愈來愈頻密,近一個月幾乎不曾自己睡過,一到夜晚就說驚。由於怕她有心理影響,也怕折騰她睡不好,翌日無法上課,所以都讓她跟我們睡,如何能訓練她大膽一點呢?
爸媽要理解升小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轉變,老師和同學都比幼稚園時認真和嚴肅多了,自己要承擔後果,學習、溫習、應付對答的要求也比以前高得多。不少孩子出現一些倒退行為,想從中尋找支援和安慰,可以理解。
家長應想法找出孩子這樣做的原由,哪些壓力令她最感到不安呢?是上學時間比以前長?功課的程度相差很遠?爸媽和學校對她做功課及學習的要求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功課量很多?感到迷失時缺乏援助?爸媽要多和她聊天,仔細觀察評估,甚至找老師了解她在校表現後,找出端倪,嘗試引導她克服困難,例如教她循序漸進,先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就有獎勵;不懂的,若肯嘗試做,爸媽也可計功行賞;做錯了,爸媽要協助她想辦法解決。
或升小難適應 引導克服困難
過程中,切忌以負面激將法,反而要讓她說出感受,認同她的困境,然後以正面態度推動她,說明事情只要找對方法就可辦好,有進步就多加鼓勵,助她建立自信,她自理的能力就能提高。
不妨審視一下她不願獨睡的原因,例如﹕
1、孤獨心理﹕與父母同睡時,睡前可說話、聽故事,早上睜開眼睛就看到父母、向父母撒嬌,覺得很踏實、很開心,相對獨睡時,感覺自然孤單。
2、依戀心理﹕從每天的肌膚接觸、愛撫中,孩子切實感到受父母愛護。
3、恐懼心理﹕害怕妖怪、噩夢和失去親人等;當夜裏大人不在身邊時,這種感覺就特別強烈。
睡前熄燈猜影子 減輕畏黑
家長可就此對孩子施以個性化的引導,不必強把這點作為她是否成功的指標,也別令她感覺到像被趕出爸媽房,而是「我長大了,有自己小天地」,例如請她讓你們進入她房間玩遊戲、聊天,培養她的歸屬感和親切感;或睡前熄燈,跟她玩猜影子、舞熒光棒等讓她輕鬆投入,都能減輕孩子在黑暗中的畏懼。也可按她意思改變小牀的位置、變換牆上的佈置,增加新鮮感或安全感。又或讓她不用關上房門,在她房間或走廊上留一盞小夜燈,讓孩子知道當她呼喚爸媽時,爸媽一定會聽到並前來關心,降低她的焦慮,克服困難。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家庭生活教育主任王志平
爸媽要理解升小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轉變,老師和同學都比幼稚園時認真和嚴肅多了,自己要承擔後果,學習、溫習、應付對答的要求也比以前高得多。不少孩子出現一些倒退行為,想從中尋找支援和安慰,可以理解。
家長應想法找出孩子這樣做的原由,哪些壓力令她最感到不安呢?是上學時間比以前長?功課的程度相差很遠?爸媽和學校對她做功課及學習的要求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功課量很多?感到迷失時缺乏援助?爸媽要多和她聊天,仔細觀察評估,甚至找老師了解她在校表現後,找出端倪,嘗試引導她克服困難,例如教她循序漸進,先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就有獎勵;不懂的,若肯嘗試做,爸媽也可計功行賞;做錯了,爸媽要協助她想辦法解決。
或升小難適應 引導克服困難
過程中,切忌以負面激將法,反而要讓她說出感受,認同她的困境,然後以正面態度推動她,說明事情只要找對方法就可辦好,有進步就多加鼓勵,助她建立自信,她自理的能力就能提高。
不妨審視一下她不願獨睡的原因,例如﹕
1、孤獨心理﹕與父母同睡時,睡前可說話、聽故事,早上睜開眼睛就看到父母、向父母撒嬌,覺得很踏實、很開心,相對獨睡時,感覺自然孤單。
2、依戀心理﹕從每天的肌膚接觸、愛撫中,孩子切實感到受父母愛護。
3、恐懼心理﹕害怕妖怪、噩夢和失去親人等;當夜裏大人不在身邊時,這種感覺就特別強烈。
睡前熄燈猜影子 減輕畏黑
家長可就此對孩子施以個性化的引導,不必強把這點作為她是否成功的指標,也別令她感覺到像被趕出爸媽房,而是「我長大了,有自己小天地」,例如請她讓你們進入她房間玩遊戲、聊天,培養她的歸屬感和親切感;或睡前熄燈,跟她玩猜影子、舞熒光棒等讓她輕鬆投入,都能減輕孩子在黑暗中的畏懼。也可按她意思改變小牀的位置、變換牆上的佈置,增加新鮮感或安全感。又或讓她不用關上房門,在她房間或走廊上留一盞小夜燈,讓孩子知道當她呼喚爸媽時,爸媽一定會聽到並前來關心,降低她的焦慮,克服困難。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家庭生活教育主任王志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