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商業優勢 有助藝術發展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9日 06:35
2013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上星期一連4天在灣仔會展舉行。在紐約從事藝術品保險生意的好朋友Matthew也來港參展,於是我也前往一遊。


國際性拍賣 紛移師香港舉行

大家都知道這個藝術展的前身是Art HK,今年正式改名為Art Basel Hong Kong。不論在展覽的規模,藝術品交易商的參與和人流,與2008年第一次的展覽相比,真的有着非凡的發現。香港就是一塊福地,在短短5、6年間,這裏的文化格局迅速向前跑,頓然成為亞洲的藝術品交易的重要據點。


說實的,早在幾年前,香港的藝術發展一點也不國際化。連我這個對藝術認識不深的人也察覺到,畫廊的素質也參差不齊,而且博物館的基本建設也有待改進。但發展藝術產業,除了品味要提升,基礎要建設外,相關的商業活動一環是不能缺少的。


香港的優勢就是在後者。特別是香港有免稅政策,有完善的金融服務及有快捷的貿易活動。近年連全球最大的藝術拍賣行也紛紛把交易活動移師到香港來。說到管錢,特別是管藝術的錢,對收藏家來說,香港還是一個比較穩健的據點。


巴塞爾藝術展 見證藝術國際化

今年的作品多得不可勝數,種類也目不暇給。有幾件藝術品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我喜歡Vik Muniz 用鮮花綠草與砂石複製梵高的The Sower,然後把它拍攝成照片,成為最後的作品。有鮮花版和有乾花版本,別具意思。Ugo Rondinone的幻彩圈圈也很好玩。離遠定神看,你會覺得圈圈好像在移動,有些人會看到圓芯會向着觀看者方向延展過去,也有些人看到的是相反方向的移動。有幸再次看到Kara Walker著名的黑影剪紙也在場展出。多年前在紐約看過她的作品,記憶猶新。Kara Walker作品的題材一向大膽,主要是用剪紙描繪當年美國黑奴怎樣被白人社會對待的歷史縮影。Gregor Hildebrandt用大量以前的卡式錄音帶,一條一條排成一塊大型黑色作品,然後在上面塗上一層光油,效果非常時尚。如果帶着小朋友,他們一定會喜歡Ivan Narravo的Man Hole,他用反鏡的效果在地面營造出一個像入了地下的無低深洞,沿途有光影相伴。好過癮,也很有品味。


(本文中所述觀點為作者彭順德的個人觀點,可能與摩根大通及其附屬機構其他僱員的觀點有所不同。)


彭順德

摩根大通私人財富管理香港市場主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