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雙匯,與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及豬肉加工商Smithfield Foods Inc.(SFD)達成收購協議,若順利落實,將成為中國民企歷來對美國企業的最大規模併購。今次中國肉商「鯨吞美國豬」,突顯中國經濟崛起對肉類需求增加,有需要採取鞏固食物供應來源的戰略。
國民收入升 營養食品需求日增
雙匯國際控股同意以每股34美元收購SFD,若連同債務,收購成本達71億美元。參與交易的消息人士稱,收購目的是提高SFD對中國這全球最大豬肉市場的豬肉出口,以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中國以往主要收購礦業和石油,較少關注食品行業。隨着中國民眾收入水平提高,中產階層增加,對豬肉等含更高蛋白質的食物需求增長,令中國變得依賴外國食品。
雙匯國際表示,收購協議將化解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並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中產階層對肉食的需求。《華爾街日報》形容,今次交易是中資企業為確保「獲取能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的最新舉動。
中國生豬比美貴三分一
業界指出,目前中國生豬價格平均每公斤2美元,比美國高三分之一,令美國豬肉更具競爭力。業界又認為,收購美國品牌可穩定供應來源,在雙匯等豬肉供應商屢傳瘦肉精等醜聞之際,還可利用外國品牌增加消費者信心,開拓高端消費市場。受食物安全問題影響,中國對美國肉類的需求在過去10年已上升9倍。海關去年統計顯示,中國進口豬肉量持續增加,冰鮮及急凍豬肉分別同比上漲12%和162%。SFD每年供應1600萬頭豬,其出口的豬肉約有25%銷往中國。
泰食品巨企CP望介入收購
不過,美國肉類不一定比中國肉安全。目前美國不少豬農仍使用「美式瘦肉精」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這種化學物在中國和俄羅斯等國被禁用。路透社稱,SFD去年開始逐步停用萊克多巴胺,疑為中國企業收購鋪路。可是今次收購仍有兩關要過,其一是雙匯要應付多個競爭者加入收購戰。SFD主席盧特爾(Joseph Luter)說:「很多人對我們有興趣。」泰國首富謝國民旗下的CP Foods表示正考慮競購。
除了其他競購者挑戰,交易亦要面對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嚴格審查。該會過往對中國併購科技或能源企業相當謹慎,但食物供應問題卻並未列明是其職責之一。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定的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表示,收購令美國肉類大量出口,可能導致豬肉價格上升。另外,委員會會了解雙匯是否與中國軍方有關,以及SFD的客戶資料會否涉及美國軍方秘密設施等。目前SFD和另外4間公司控制了美國豬肉加工業73%產能。但雙匯在美國沒有業務,CFIUS將難以用構成壟斷或國家安全受威脅為由,阻止收購。
美參議員:或致美豬肉價格上升
鑑於今次收購有助美國肉類生產商打開中國市場,降低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因此可望得到政界支持。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成員韋塞爾(Michael Wessel)認為,交易不會遇到很大障礙,尤其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美,交易時機非常有利。代表約1.6萬名SFD員工的美國聯合食品和商業工人國際工會表示,對SFD管理層及所有勞資協議將獲保留感到滿意。
綜合報道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