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人紛要求兒童「收聲」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31日 06:35
2013年05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低出生率催生了一種怪現象:愈來愈多人聽不慣孩童的聲音,一旦聽到就感覺不耐煩甚至討厭,引發有人呼籲不要帶孩子上街、要孩子不要玩出聲等無理要求。


告託兒所 索百萬「精神賠償」

法新社報道,日本民眾對孩子聲浪的投訴無日無之,尤其是青少年盛夏愛到的室外泳池一帶。學校、託兒所俱成了投訴對象。去年,更有居民興訟要求一間日託中心「滅聲」,並且申索1746萬日圓(約134萬港元)「精神賠償」。部分政客也提出限制孩童戶外嬉戲、在幼兒院和運動場周圍加設隔音屏之類的競選政綱,爭取選民支持。


設隔音屏納政客政綱

東京世田谷區長保坂展人指出,因為有居民嫌學生練跑時的談話聲,迫使初中不准學生練跑時講話;日間託兒所亦因居民投設太吵,因此無論任何天氣,每日都只能讓孩子出外玩45分鐘。他批評民眾一邊擔心個人養老金和社會今後怎樣應付社會保障,一邊卻忍不下會成為未來納稅人的年輕一代的聲音。


專家﹕恐造成惡性循環

日本政府本月公布,14歲或以下孩子人數連續32年減少,僅得1649萬人,見歷史新低,佔1.28億總人口的12.9%;可是滿65歲者卻佔四分之一。根據聯合國2011年人口統計年鑑,人口逾4000萬的29個國家中,日本兒童人口比例最低,成為日本政府在經濟生產力、醫療、社福等方面面對的嚴竣問題。


人口問題專家前田正子說:「這是個惡性循環。愈少孩子,使人愈聽不慣和投訴孩子自然發出的聲浪,愈來愈多年輕家長有此感覺便愈不想有子女。」「少子化」對策擔當大臣猪口邦子希望日本人明白,孩子不是「社會公害」:「日本人的價值觀在動搖。我們必須推動生育問題為社會頭號議題,使人減少認同這類投訴。」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