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企業近年在海外併購時常常受挫,最著名例子是中國海洋石油2005年欲斥資185億美元收購美國油企優尼科(Unocal)鎩羽而歸。《華爾街日報》形容,今次破紀錄收購突顯中國再次展示大舉收購海外資產的決心。
根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去年對全球141個國家和地區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772.2億美元,同比增長28.6%。Dealogic的數據顯示,單在美國的收購公司或美企股權的交易,投資額已達115.7億美元,交易規模比2009至11年總額還高。若加上SFD的交易,今年迄今的收購規模已比去年大。由於美方對交易實施嚴格審查,很多中資企業都只尋求5億美元以下的投資,且聚焦非上市或合資企業,以應付美國微妙的政治形勢和監管規定。
近年國際熱議的收購,中國企業的身影愈來愈多。2010年,中國吉利汽車「蛇吞象」收購瑞典富豪汽車。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德國Putzmeister,以及中海油併購加拿大油氣公司尼克森,成了中國企業海外最大宗收購。
海外收購 民企比國企成功
不過,當中也有不少失敗的「交學費」個案。2008年,中國中鋼近百億人民幣敵意收購澳洲中西部鐵礦(Midwest),但該公司上次易手才5000萬人民幣,當了冤大頭。縱觀近年華資「走出去」的經驗,民企比國企成功,因為民企考量更為謹慎,也更有目的,反觀國企則給人「暴發戶」的印象。
根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去年對全球141個國家和地區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772.2億美元,同比增長28.6%。Dealogic的數據顯示,單在美國的收購公司或美企股權的交易,投資額已達115.7億美元,交易規模比2009至11年總額還高。若加上SFD的交易,今年迄今的收購規模已比去年大。由於美方對交易實施嚴格審查,很多中資企業都只尋求5億美元以下的投資,且聚焦非上市或合資企業,以應付美國微妙的政治形勢和監管規定。
近年國際熱議的收購,中國企業的身影愈來愈多。2010年,中國吉利汽車「蛇吞象」收購瑞典富豪汽車。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德國Putzmeister,以及中海油併購加拿大油氣公司尼克森,成了中國企業海外最大宗收購。
海外收購 民企比國企成功
不過,當中也有不少失敗的「交學費」個案。2008年,中國中鋼近百億人民幣敵意收購澳洲中西部鐵礦(Midwest),但該公司上次易手才5000萬人民幣,當了冤大頭。縱觀近年華資「走出去」的經驗,民企比國企成功,因為民企考量更為謹慎,也更有目的,反觀國企則給人「暴發戶」的印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