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升小派位今日放榜,教育局今年於學額荒重災區北區設「返回機制」,安排200名被派大埔的本地北區學生返回原區就學,其中上水鳳溪第一小學獲批加開3班安置100名「返回生」,但學生將被安置到校園另一空置中學校舍上課,如被原小學「分隔」。辦團行政總裁馬紹良稱,昨日已展開翻新工程,保證「返回生」可讀足6年,而且教學質素與本校無異,並會安排兩批學生一同參加活動。
鳳溪公立學校行政總裁馬紹良表示,因應今年北區小一學額不足,以及未來學生人數增加,故於3月提出建議,可利用已停辦的鳳溪第二中學校舍加開小一班,並與教育局商討細節,作為解決學額問題的後備方案。
兩校舍隔5分鐘路程
直至5月初鳳溪獲教育局邀請,正式去信局方申請於前鳳溪二中校舍開辦小一,前日獲教育局批准,今年將取錄3班約100名「返回生」,並增聘約5名教師。日後這批學生將附屬於鳳溪第一小學,但不會與其他鳳溪第一小學學生在同一校舍上課,而是在距離約5分鐘路程的前鳳溪二中校舍分開上課。
該校舍設有14個課室和5個特別室,校方昨日已立即將校舍圍板展開翻新工程,包括將特別室改為多用途室,長遠最多可開18班。至於新校舍下學年會否再取錄「返回生」,要待教育局決定。
指會安排兩批學生一同活動
馬紹良補充,「返回生」雖與鳳溪一小學生分開上課,但校方會安排兩批學生一同參加運動會等校園活動,不會出現「返回生」被「隔離」的情况。他保證「返回生」可於該校完成6年小學至畢業,而教學質素亦會與鳳溪另外兩校一致。
校方保證讀至畢業
署理教育局長楊潤雄日前突然宣布鳳溪增開3班,打亂區內校長部署,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教育局有責任預先將方案通知北區校長,以助他們制訂新學年預算和增聘人手,期望教育局就下學年收生盡快公布如跨境校網等新方案,避免今年混亂情况重演。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