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工程系統主任設計師王治國透露,參與研建航母的所有單位面對的最大困難是工作量大與時間緊迫,其所在部門用15個月時間完成30個月的工作量,有15名同事在崗位上犧牲。
15個月做30個月工作量
王治國是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701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在遼寧艦項目中主要負責跟艦載機保障有關的工作。
他接受中青在線《我的中國夢》系列訪談時表示,航母跟飛機有關的各種接口問題,共有上萬個,研製人員要一一找出來,通過理論設計、仿真、一比一的科研實物實驗,驗證安全。
工作細分至每小時任務
王治國說,他們要統籌好所有工作項目,精確安排任務,最忙的時候精確到每小時具體任務,還要提高施工質量及加班工作,「才把時間給搶回來」。
被問及家人是否對其艱苦工作環境感到特別擔心時,他感觸地說﹕「從工程啟動以來,我們周圍的同事,因為工作原因而離開我們大概有15名了。很多都是平常工作、戰鬥都在一起的。有時候想起來,感覺他們還在身邊,心裏挺難受的」。
網民疑政績觀害死人
去年9月入列的遼寧艦前身為蘇聯海軍「瓦良格」號,2002年拖到中國大連時,基本只剩船體,王治國稱,中方人員通過多年努力恢復船上的不同系統,艦上設備主要的核心技術都是自行研製。
對於王治國披露航母改建過程的辛酸,有網民致以敬意,但也有人懷疑趕工是否必要,質疑殉職人員是否成為政績考核及急功近利的犧牲品。
15個月做30個月工作量
王治國是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701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在遼寧艦項目中主要負責跟艦載機保障有關的工作。
他接受中青在線《我的中國夢》系列訪談時表示,航母跟飛機有關的各種接口問題,共有上萬個,研製人員要一一找出來,通過理論設計、仿真、一比一的科研實物實驗,驗證安全。
工作細分至每小時任務
王治國說,他們要統籌好所有工作項目,精確安排任務,最忙的時候精確到每小時具體任務,還要提高施工質量及加班工作,「才把時間給搶回來」。
被問及家人是否對其艱苦工作環境感到特別擔心時,他感觸地說﹕「從工程啟動以來,我們周圍的同事,因為工作原因而離開我們大概有15名了。很多都是平常工作、戰鬥都在一起的。有時候想起來,感覺他們還在身邊,心裏挺難受的」。
網民疑政績觀害死人
去年9月入列的遼寧艦前身為蘇聯海軍「瓦良格」號,2002年拖到中國大連時,基本只剩船體,王治國稱,中方人員通過多年努力恢復船上的不同系統,艦上設備主要的核心技術都是自行研製。
對於王治國披露航母改建過程的辛酸,有網民致以敬意,但也有人懷疑趕工是否必要,質疑殉職人員是否成為政績考核及急功近利的犧牲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