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行會召集人林煥光認為,外界指現屆行會成員分量不及港英時代並不公道,質疑行會就算走回執政聯盟的舊路,仍不能解決行政立法關係的死結,認為以不變應萬變較不會費時失事。林煥光認為,應待特首及立法會普選安排已定,才應深入討論行會組成的問題。
指行會成員分量足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早前批評現屆行會成員分量不及港英時代,惟林煥光認為,公眾對行會成員印象模糊,不代表分量不足,成員少曝光,只是因為要守保密原則,認為政治環境「高度透明化」下,行會成員要有廣闊面。
林煥光昨接受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訪問,為個別行會成員「平反」,他指出,前港鐵主席周松崗具國際領導經驗,金融發展局主席查史美倫早前受國務院總理所託,返北京去把證監現代化,工聯會鄭耀棠則是全香港最大工會的領導人,指即使是資歷最淺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也取得數十萬選票進入議會,認為外界近期指行會非官守成員分量不及港英年代,並不公道。
指以不變應萬變是較好方案
他認為,在政改再向前行一步前再為行會「做手術」,也不能解開「目前憲制上、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缺乏有機聯繫」死結,指這是「結構性的弱點」,他認為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比較不是太費時失事的考慮」。
對於行會走回執政聯盟「舊路」的建議,林煥光指出,前特首董建華在第二屆任期亦曾把非官守議員人數大幅減少,但不見到有助打破行政立法關係的僵局。林認為,再嘗試走舊路「唔係唔得」,但「不如檢討為何當年試過但行不通」更好。
林被問及近日事件會否影響他任行會召集人士氣時,並無正面回應,只說「講我自己,似有啲自己講自己,有啲困難」,但他稱行會成員「久經戰陣」,很有經驗,仍在「鎮靜地面對變局」。
林煥光說,特首民望雖曾在上任後一度回升,但他承認近期多宗政治事件,包括張震遠請辭會令民望再下滑。他認為特首「作為執政的現屆政府,其實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向公眾展示能力、決心和步驟,沉着面對,相信市民會公道評價。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