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俳聖」之稱的17世紀詩人松尾芭蕉,其中一首最有名的俳句,是關於松島:「松島啊,松島呀松島」。你或者會說,這樣的俳句誰都寫得出來;但這首俳句正好道出宮城縣松島的景色,美得教俳聖都說不出話來。但即使是歷史這麼悠久的景點,也無法倖免於2011年東日本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事隔兩年,松島,別來無恙嗎?
「日本三景」 尋海嘯痕迹
松島在許久以前,已是日本有名的景點。日本儒學者林春齋於1643年著作《日本國事跡考》裏,寫到「丹後天橋立,陸奧松島,安藝嚴島,為三處奇觀」,此後,京都府宮津巿的海上沙洲天橋立、由260多個小島組成的松島,以及廣島縣以海中鳥居聞名的嚴島(又稱宮島),便稱為「日本三景」。幾百年來,來見識松島美景的人,不計其數。
「還是去坐船、餵海鷗嗎?」同事得知記者去完松島,這樣笑問。是的,這麼古老、這麼著名的景點,或者實在不用想什麼新點子來「吸客」。只是自從前年「311」地震後,就連松島也經歷過一段低迷的時期。由於松島有許許多多個小島,阻擋了海嘯的來勢,所以松島比起其他沿海地區,受災比較輕,在岩礁上的寺廟五大堂,也居然沒大損毁,但松島也不是絲毫無損——連接到五大堂的渡月橋斷了,海水也湧至瑞巖寺的參道。
手作念珠 「自選」好運程
事隔兩年多,松島早已回復舊貌。瓦礫早清理好,斷橋駁回,遊客逐漸回來了。看張貼在遊客詢問處的照片,才知道當時的災情。在船上邊看追着遊客手中蝦條的海鷗,邊想牠們地震時不知有沒有嚇呆了?但不論是當地人還是海鳥,在歷劫過後,也許都會覺得,能做遊客生意、吃遊客蝦條這些「例行公事」,原來是多麼不容易的幸福。
除了乘船餵海鷗,來松島還有其他「必試」的體驗。像瑞巖寺內的圓通院,不止以賞紅葉聞名,還可以親手做念珠。記者曾在佛教聖地高野山做過念珠,那次幾乎是每穿一粒珠便要反省一件事,頗為沉重;在圓通院的體驗則輕鬆得多,基本上是自由發揮,任選自己喜歡的天然石珠子。完成後,主持才說:「你選的珠子,其實是反映你的身心狀態。」她又說,瑪瑙能提升戀愛運,水晶可辟邪,貓眼石能提升財運。
松島至塩釜觀光船
費用:1400日圓(約110港元)
運行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3:00
網頁:http://www.marubun-kisen.com
圓通院
地址:宮城縣松島瑞巖寺山內
電話:+81 22 354 3206
門票:300日圓(約23港元)
開放時間:4至11月上午8:30至下午5:00,12至3月上午9:00至下午4:00
念珠製作體驗:1000日圓(約77港元)起;參加者可免入場門票
交通:JR仙石線松島海岸站步行5分鐘
網頁:http://www.entuuin.or.jp
■出沒注意﹕拜會冠軍級御神酒廠
由松島坐完觀光船到塩釜(塩竈)市,不妨到浦霞酒廠一下。創業於1724年的浦霞是宮城縣有名的酒廠,出品的特別純米酒,更獲得今年日本春季全國酒類競技會純米酒部門的第一位;有千多年歷史、負責守護東北地區的鹽竈神社,也用浦霞的酒作為供奉神明的御神酒。浦霞8年前280周年時,更「復古」地試以杉木桶釀酒,一年才出產四桶,非常珍貴。客人可先在店舖櫃枱試酒,才決定買哪種最合適。
浦霞
地址:宮城縣塩釜市本町2-19
電話:+81 22 362 4165
營業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5:00
交通:JR仙石線本塩釜站步行5分鐘
網頁:http://www.urakasumi.com
追蹤宮城輻射檢測信息
松島所在的宮城縣,是最接近311地震震央的一個縣,最大城巿仙台的機場亦受嚴重破壞,一度要關閉半年修葺,2011年9月重新開放。事隔兩年,仙台機場已完全恢復正常運作,仙台巿面亦回復昔日的繁華,身為遊客,並不會感到任何異樣或不便。惟宮城縣地震災民的體會,或會不一樣。根據宮城縣政府上月最新公布的重建工作報告,本來計劃給災民興建15,000戶公營住宅,只有50戶完工,為目標的0.3%。
核安全方面,宮城縣政府在網上定期公布空間放射線、農林水產品、下水道等的檢測結果。根據最新數據,以上檢測均符合標準。宮城縣核輻射檢測信息可瀏覽http://www.r-info-miyagi.jp。
■旅遊錦囊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均毋須簽證
匯率﹕100日圓約兌7.7港元
機票﹕樂桃航空(PeachAviation)由香港往大阪(關西),單程票價888港元起(不收取燃油附加費;機場稅另計),出發日期由即日至8月31日;現新添大阪(關西)至仙台線,單程票價4390日圓起(約340港元,機場稅另計)。查詢及預訂﹕電話3071 3564;網址http://www.flypeach.com/hk
仙台巿旅遊網﹕http://www.sentabi.jp
松島觀光協會:http://www.matsushima-kanko.com
宮城縣觀光旅遊導覽﹕http://www.pref.miyagi.jp/kankou
協力﹕樂桃航空、仙台巿
文、圖:郭瑋瑋
編輯:鍾家寶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