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六四晚會因「愛國愛民」口號引發連串風波,再度令人關注港人的身分認同危機。浸大「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最新民調顯示,雖然有多達42%港人自稱「中國人」,超越自稱「香港人」的17%,然而沒有一個學生自稱「中國人」,是調查由1990年代至今首見。有學者相信,有關結果與反國教科風波有關。
65%受訪學生自稱「香港中國人」
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於今年2月1日至8日,利用電話隨機訪問了905名18歲或以上人士對社會不同議題的看法,當中有93人為學生。調查機構要求受訪者選擇以「香港中國人」、「中國人」、「香港人」或「中國香港人」稱呼自己,結果發現最多人(42%)自稱「中國人」,其次自稱「香港中國人」(27%),第三才是「香港人」(17%)。不過,調查發現受訪學生中,自稱「中國人」的為0%,但就有多達24%自稱「香港人」,比例為各類職業之冠;大部分(65%)學生認為自己是「香港中國人」。
另外,有多達55%受訪者坦言對國慶日「無感覺」,有23%人認為只是「另外一天假期」,感到「驕傲」的只得11%。
過半受訪者對國慶日「無感覺」
另外,調查結果亦顯示,有多達76%公務員認為政府制訂政策時並不公平,遠較非牟利機構的70%及私營機構的65%為高,只有21%公務員認為政策公平。
政府表現方面,公務員及非牟利機構同樣有多達62%人感到不滿意,私營機構及待業者則分別有56%及51%人不滿意,另亦只有29%公務員滿意政府表現,屬各個界別之中最低。
負責這項調查的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戴高禮表示,自1990年代至今,從來沒見過完全沒有學生自稱「中國人」的結果,相信這與國教風波有關,又指學生與長者對國民身分認同的意見有很大距離,值得注意。他稱,調查發現年輕人普遍較不支持政府,相信與置業及薪金下降有關,他們多要求推行直選,改善現象。
76%公務員認為政府政策不公
戴高禮又特別指出,對公務員最認為政策不公感到諷刺,「如果制訂政策的人都這樣想,相信大部分人也有同感」。他認為政府只能透過改變政制解決問題,否則只會令更多人不滿。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