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辭海》道:「薯蕷,即山藥……根供食用。其自生山野者曰野山藥,栽培者曰家山藥。本草李時珍曰:『薯蕷入藥,野生者為勝,供饌則家種為良。』」
鮮淮山滋陰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認為最好以野生山藥入藥,現時我們未必講究野生或家種淮山,淮山主要簡單分為新鮮的和乾淮山兩種,兩者藥效又有分別嗎?註冊中醫師楊明霞(圖)表示,食用以新鮮淮山為佳,藥用則以乾淮山較好:「新鮮淮山滋陰力強,其山藥黏蛋白有補脾腎功效;相反乾淮山滋陰功效較弱,主要作用為收斂,所謂收斂即止屙止瀉。」
「滑潺潺的新鮮淮山可為身體補水,若本身濕重的,長期吃用鮮淮山反會令身體積存更多水分。」楊明霞指乾淮山健脾去濕功效較鮮淮山好,可亦不是一味的好,「乾淮山有止屙功效,便秘的人最好避免多吃。」
淮山性平,不寒不熱,適合四季吃用,尤其適合春天吃用。而不同的煮食方法會影響其藥性,「炒淮山會增強其補脾胃藥效,涼拌則可全面保存淮山的蛋白質、澱粉酵素,可是容易影響濕疹病情。」坊間常有加入淮山作火鍋湯底,楊明霞指不斷煲滾的過程,淮山的蛋白質、澱粉酵素容易被破壞,故藥用價值為次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