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利豐(0494)去年股價高位約在20元,今年高位約在14元,3月公布2012年業績後,股價大插,曾跌破10元,現在11元,是5年來低位,等同金融海嘯時水平。筆者覺得,再跌風險很小,隨着美國經濟好轉,股價遲早可反彈,可以買。
先講講為何利豐股價大插。去年11月利豐投資者日,管理層說大部分業務2012年都有不錯增長,大家信以為真。豈料今年3月,利豐發盈警,說核心盈利大跌,巿場嘩然。之前公司不是說無問題的嗎?盈利跌事小,你「昆」了投資者事大,然後股價便跌個「不亦樂乎」。
公司管理層如此「老實」,為何還值得買?
總裁增持顯信心 預測息率達4厘
第一、管理層說話有「技巧」歸有「技巧」,公司盤生意是真的。利豐絕不是垃圾,而是一家擁有龐大採購經銷網絡的上巿公司,你是在買入一項優質資產。
第二、行政總裁樂裕民(Rockowwitz Bruce)在股價下跌後,自己跳出來買。4月18、19、23日,買了200萬股,成本價在約10元水平。行政總裁最熟業務,連他也跳出來買,我覺得已經見底。
第三、美國是利豐的主要巿場。筆者的感覺是,美國經濟在復蘇。所以有這感覺,原因好簡單,聯儲局已暗示有意退巿。經濟若無好轉,聯儲局豈敢言退巿?
第四、綜合證券商預測,利豐股息率逾4厘。那即是說,如果你買了利豐,你是收住4厘股息,等股價反彈,不是白等。
已有大基金在密吸利豐。The Capital Group上月23日在場內增持利豐230萬股,每股平均價11.04元,令持股增至8.03%,這是該基金自今年3月下旬按每股10.583元減持後首度反手買貨。
重組增成本 亦提升效益
講講利豐2012年業績。因為美國利豐進行重組、導致經營費用按年大升1.7億美元,去年利豐核心經營溢利僅錄得5.1億美元(約40億港元),按年暴跌42%。細心去看,這些重組其實令公司更健康。美國利豐重組,主要因為公司中止與當地沒有盈利的特約品牌的合作關係,須要向這些客戶作出賠償。公司又將紐約後勤部分集中整合,遷至成本較廉宜地區,並改遷部分當地生產線至中國或其他東南亞地區,這些活動均產生了額外成本,但其實令營運結構更有效益。
土砲
逢周四刊出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