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由於小弟將會花更多精力於環球市場及基金研究,本欄「焦點股」下周起將由敝研究團隊中專責研究港股的同事接手。
執筆時,恒指已七連陰,失守22,000點關口及1年上升軌,似要測試今年低位21,423點。臨別之作,不談積弱的港股,且講講基金的好處,好讓一向只買港股的朋友,多一個投資選擇。
專業團隊管理 捕捉海外獲利機會
第一,基金可分散風險。投資於一隻基金,等於同時持有數十隻、甚至數百隻股票或債券。基金入場費通常一、兩萬港元,若逐隻股買,起碼要幾十萬才能收分散風險之效。
第二,投資於港股以外的基金,可涉足環球不同市場、行業及資產類別,除亦可分散地域風險外,更可為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近年港股跑輸外圍,若投資者放眼海外,或能捕捉更多機會。雖然近年港交所積極引入來自巴西、俄羅斯、意大利等海外企業,又批准掛鈎海外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香港掛牌,然而除中國A股ETF之外,其餘ETF的交投多數不活躍。倘若投資者想捕捉在海外股市獲利的機會,互惠基金有較多選擇。
第三,基金有專業團隊管理,深入研究各國經濟及企業前景,爭取較大市高的回報,此為追蹤指數的被動式ETF所不能做到。ETF也有其好處,成熟市場如美國股市,要跑贏大市亦非容易,但在發展中市場,基金有較多機會利用市場錯價(mispricing)獲利。
寫了此專欄兩年多,不乏測中市、貼中股的得意之作,但當然亦難免有睇錯市之時,感謝讀者與編輯的支持及包容。後會有期!(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蘇沛豐
新鴻基金融集團財富管理策略師
執筆時,恒指已七連陰,失守22,000點關口及1年上升軌,似要測試今年低位21,423點。臨別之作,不談積弱的港股,且講講基金的好處,好讓一向只買港股的朋友,多一個投資選擇。
專業團隊管理 捕捉海外獲利機會
第一,基金可分散風險。投資於一隻基金,等於同時持有數十隻、甚至數百隻股票或債券。基金入場費通常一、兩萬港元,若逐隻股買,起碼要幾十萬才能收分散風險之效。
第二,投資於港股以外的基金,可涉足環球不同市場、行業及資產類別,除亦可分散地域風險外,更可為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近年港股跑輸外圍,若投資者放眼海外,或能捕捉更多機會。雖然近年港交所積極引入來自巴西、俄羅斯、意大利等海外企業,又批准掛鈎海外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香港掛牌,然而除中國A股ETF之外,其餘ETF的交投多數不活躍。倘若投資者想捕捉在海外股市獲利的機會,互惠基金有較多選擇。
第三,基金有專業團隊管理,深入研究各國經濟及企業前景,爭取較大市高的回報,此為追蹤指數的被動式ETF所不能做到。ETF也有其好處,成熟市場如美國股市,要跑贏大市亦非容易,但在發展中市場,基金有較多機會利用市場錯價(mispricing)獲利。
寫了此專欄兩年多,不乏測中市、貼中股的得意之作,但當然亦難免有睇錯市之時,感謝讀者與編輯的支持及包容。後會有期!(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蘇沛豐
新鴻基金融集團財富管理策略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