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正當期待多時的啟德郵輪碼頭首個泊位將下周三(12日)正式投入服務,並迎來第一艘郵輪「海洋水手號」泊岸。另一邊廂,九倉(0004)吳光正昨日透露,已經找來港人熟悉的英國著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操刀設計,並入紙城規會提升郵輪碼頭設施,未來本港或同時擁有兩個世界級郵輪碼頭。
九倉去年續約海運大廈時,承諾將興建4層樓高的新翼大樓,以及提升郵輪碼頭設施。吳光正昨在股東會後稱,啟德郵輪碼頭的發展是好事,倘能吸引更多國際郵輪訪港,對旗下海運碼頭生意亦有裨益。
去年國際郵輪使用率10%
據集團副主席吳天海透露,旗下海運碼頭去年共有70艘國際郵輪到訪,相當於使用率10%,倘連同其他船隻,使用率為約30%。康泰助理總經理樂紹基指出,粗略而言,海運停泊的郵輪可容納旅客量約700至1200人。按此計算該碼頭去年的接待約4.9萬至8.4萬人次郵輪旅客。
九倉沒有透露新翼建築的投資額以及時間表。翻查政府向立法會提供的資料,九倉去年6月簽訂新協議中,將在現時海運大廈末端建造4層高的新翼大樓,當中約3.2萬方呎樓面作為郵輪碼頭設施及相關政府辦公地方,包括出入境和海關辦事處、檢疫區及行李處理區等。餘下約6.2萬方呎可作商業用途,倘按2012年度海港城整體每月每平方呎零售銷售額約2600元推算,單是新翼租戶的每月營業額可達1.6億元。
九倉期望兩個碼頭帶來協同效應,樂紹基亦指,海運為私營碼頭,運作可以更靈活,啟德雖交由私人公司運作,但作為大型官方碼頭,雙方經營模式以及定位不同。另兩者的可容納的最大排水量均有所不同,料能吸引更多不同噸數的郵輪訪港,形成良性競爭。啟德兩個泊位均可停泊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總噸位達22萬噸的郵輪,而目前海運的可容最大排水量為5萬噸。
被問接班 回應身體健康愛工作
另外,早前會德豐(0020)委任吳光正次子吳宗權擔任董事及常務董事。吳光正昨被問到有沒有退休計劃時,笑言「自己身體健康,又鍾意工作」,但心中已有接班工作的安排。
吳光正指自己年屆67歲,「年紀唔算大亦唔算細」,有承繼計劃亦屬正常。但即使逐漸退下上市公司職務,仍繼續在家族控股公司中工作,包括參與連卡佛的管理等。他未有正面回應二子吳宗權何時會被安排加入九倉董事局,只稱滿意現時九倉管理團隊表現,又笑言兒子「已夠多工作要做」。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