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京聞風﹕「習奧會」背後的軟信息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07日 06:35
2013年06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習奧會」在即,有美國官員放風,說已為奧巴馬準備7小時的談話材料,白宮發言人說絕非「提前談好成果」,令外界對這場不常見的政治騷充滿期待。奧巴馬的7小時材料中有什麼,而習近平又準備了什麼,這些都是最受關注的硬資訊。其實,關於奧巴馬的7小時材料,美國已經披露,即經濟、朝鮮、網路安全與亞太爭端。


習將談釣魚島朝鮮

習近平要談什麼?中方的吹風會提到幾個關鍵字:「重大戰略性問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除此,沒有再披露具體內容。不過據北京消息,貿易問題、釣魚島、南海問題與朝鮮問題應該在習近平的準備材料之中。


但是,也有北京權威人士透露,對於這些硬資訊,外界其實過於關注。「習奧會」畢竟只是「莊園會」,白宮也強調「不一定要有結論」。而現在中美關係良好,每年領導人見面的機會還有不少,對此次會晤的結果應有平常心。


未必有共識 旨在交換意見

上述人士透露,就北京最關注的釣魚島問題,在「習奧會」上達成一致幾乎不可能,而美國最關心的朝鮮問題、伊朗問題也是一樣。相反,雙方可能就一些全球性問題交換意見,相互「交交底」,增進政治互信,促進私人關係。


事實上,在相對乏味的硬資訊之外,關注一些背後的軟資訊也許同樣重要。


不打呔不讀稿 考臨場反應

以中國官員的特點,包括對中美關係的高度重視,參加這種「莊園會」非常罕見。前外交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稱,無法想像其他中國領導人會同意進行這樣的會面。中國官員的培養與美國不同,參加這種非正式的會晤,需要充分的準備與足夠的臨場反應,並非任何中國官員都可以自如應對。習近平答應參加這場「莊園會」,不打領帶、不念文稿,與世界第一大國領導人獨處交談,是一種對自我與中國外交的自信。


外交風格由低調謹慎向自信親和轉變,代表領導人的個性還是整體外交風格的變化,現在還很難說。但這種積極開放的態度前所未有,正如第一夫人的華麗換裝,在歷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


從軟資訊再回到硬內容,會發現這種「積極」與「自信」,並不一定與中國外交、軍事更加強硬畫上等號。日前香格里拉對話上,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說釣魚島問題留待後人解決,就是中國釋放外交保持穩定、延續的信號。


鍾鳴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