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華盛頓郵報》與英國《衛報》在本港時間上周五(7日)幾乎同時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PRISM計劃,有份為《華郵》撰寫有關報道的記者格爾曼(Barton Gellman)坦言,他「聽到一些腳步聲,所以決定行動」。
格爾曼曾為《華郵》贏過兩項普立茲獎,2010年離職。三周前,他與紀錄片導演普瓦特拉斯(Laura Poitras)叩門向《華郵》編輯推薦兩人合撰的PRISM報道。雖然目前任職《時代》雜誌撰稿人,但他認為這「更像是個新聞故事而非雜誌故事」,而且根據過往報道重大國安新聞的經驗,他知道自己需要「一個營隊」的支援。
拒評消息與《衛報》是否同源
近日,格爾曼察覺這宗新聞可能被人搶先報道,雖然他認為若再多花一至兩天準備會更理想,但《華郵》決定加快推出。英國《衛報》率先披露美國國安全局大規模監察國民通訊的消息,但關於PRISM的報道則比《華郵》遲了約20分鐘曝光。
格爾曼的消息人士是一名「職業情報官員」。他強調,若未能令消息人士相信他們正小心翼翼為其提供保護,他根本無從入手作報道,「消息人士的處境頗危險,只願意以最安全的方式與我們溝通」。他拒絕評論自己是否認為《華郵》與《衛報》的報道源自同一渠道。
赫芬頓郵報
格爾曼曾為《華郵》贏過兩項普立茲獎,2010年離職。三周前,他與紀錄片導演普瓦特拉斯(Laura Poitras)叩門向《華郵》編輯推薦兩人合撰的PRISM報道。雖然目前任職《時代》雜誌撰稿人,但他認為這「更像是個新聞故事而非雜誌故事」,而且根據過往報道重大國安新聞的經驗,他知道自己需要「一個營隊」的支援。
拒評消息與《衛報》是否同源
近日,格爾曼察覺這宗新聞可能被人搶先報道,雖然他認為若再多花一至兩天準備會更理想,但《華郵》決定加快推出。英國《衛報》率先披露美國國安全局大規模監察國民通訊的消息,但關於PRISM的報道則比《華郵》遲了約20分鐘曝光。
格爾曼的消息人士是一名「職業情報官員」。他強調,若未能令消息人士相信他們正小心翼翼為其提供保護,他根本無從入手作報道,「消息人士的處境頗危險,只願意以最安全的方式與我們溝通」。他拒絕評論自己是否認為《華郵》與《衛報》的報道源自同一渠道。
赫芬頓郵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