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圖表分析易墮「技術陷阱」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1日 06:35
2013年06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現今世代的散戶炒股票,經常利用各種圖表分析,希望提高投資勝算,甚至嘗試去尋找「必勝」的策略。圖表或是技術分析,能否「必賺」,筆者認為是需要經過統計數學驗證的,否則,贏就大事宣傳,輸就賴墮入所謂的「技術陷阱」,實在浪費時間。曾經有學術研究,看看有多少普遍的技術分析有用,研究結果發覺,只有小部分有用,更重要的是,要長遠有用,必須要不斷的更新其策略(adaptability)。


策略更新,正所謂「一本通書不能讀到老」,是技術分析和量化分析都必須要面對的大問題。


數學奇才管投資 年回報34%

自2007年開始,美國有接近一半的基金公司都以量化分析模型去管理投資(quantitative trading),基金經理或分析員會利用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例如宏觀數據、市場行為、企業財務數據、交易數據等,再透過數學及統計學研究方法用以處理分析,從而推算及收窄資產合理值以及市場可投資範圍。


數到利用量化分析模型最出名的人,則是被市場稱為「最賺錢的基金經理」及「最聰明的億萬富翁」的 James Simons,其管理的Medallion(大獎章)對冲基金自1988年以來,每年平均報酬率高達34%。


James Simons本身是位數學家,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其對冲基金公司內的分析員絕大部分都是數學、統計學和自然科學博士,這班人會利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從龐大的市場數據中找尋投資趨勢與數學及統計之間的關係,繼而預測股票、商品、貨幣等價格波動模式,尋找最佳投資組合。


雖然有如此的「奇人」,但並非所有的quantitative hedge funds都賺錢,其實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大;過去兩個星期,全球債市動盪,全球第二大的對冲基金Man's AHL基金,就虧損了11%。


統計學涉風險管理

另外,統計學又牽涉風險管理,其中市場風險模型VaR(風險值法)則被廣泛運用在風險控管。雖然VaR的優點是計算效率高、易於處理增額風險值;惟它亦有缺點,如無法妥善處理厚尾問題、需估計風險因子波動度及報酬相關系數。也可以這樣說,黑天鵝就是VaR的剋星!


黃元山

GNEC投資管理

[email protected]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