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撰文〈拉布,究竟所為何事?〉,批評議員拉布沒有「逼政府入死角」,反而「仙人指路,用臨時撥款來為政府財困解套」,斷言拉布議員「沒有真的傾全力去爭取全民退保」,拉布只是政治秀。從一開始,拉布派清楚在預算案拉布根本不可能令政府徹底癱瘓,因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將會作出適當的讓步,回應拉布派爭取「全民退休保障」或回水1萬的訴求。拉布只求打開談判大門,同時希望社會就議題展開討論。可是,我們見不到梁振英有誠意談判,反而在曾俊華會見拉布四子之際,強調議員帶條件放棄拉布絕不可取,迅速將對話大門關上,甚至恐嚇港人,指預算案若不能在5月15日前通過,後果十分嚴重,香港將面臨「財政懸崖」。
真正奪取立法會權力者 是行政機關
言猶在耳,5月15日預算案仍未通過,梁振英得到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剪布」配合後,亦無任何緊急措施挽救「財政懸崖」,最近更稱政府「沒有議程」取消行政會議例會,反而我們就真的需要問梁振英及張志剛「取消會議,究竟所為何事?」了。行政機關之首自製危機,恫嚇港人,為求剪布不惜向立法機關施壓,結果立法會主席只得屈從,在死線前通過預算案,不但顯示行政霸權,更暴露立法會的虛弱無能。
真正奪取立法會權力者,並非4位拉布議員,而是行政機關。放眼外國,制訂法律的機關乃是議會,雖然香港立法會承襲英國國會傳統,非官守議員就有關涉及公共開支的立法權均受限制,立法權由行政機關主導,但英國行政機關(內閣)乃民選產生,反之香港行政機關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立法根本不能反映民意,23條立法就是最鮮明的例子。根據《基本法》,議員條例草案「凡不涉及公共開支或政治體制或政府運作」,且要得行政長官批准才能提交,可見立法會議員立法權受到極大限制,因此議員透過議會抗爭,例如拉布這一類比較消極的做法爭取「全民退休保障」,實乃立法會先天缺陷所致。4位拉布議員化消極為積極,主動借拉布爭取改善民生措施,在財政上嚴謹把關,就每個部門預算開支問題作出合理批判,同時爭取訴求,究竟何罪之有?
社民連梁國雄自上年拉布爭取「長者生活津貼」撤銷審查後,今再次為「全民退休保障」拉布,退一萬步,只要求政府承諾4年內諮詢公眾,梁振英亦不以為然。在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中,曾提及「政府會盡力尋求平衡,但社會不會有百分百的共識,我們不能也不應等待百分百的共識」。要求市民支持政府移山填海,大舉逼遷,發展新界東北。可是,同一份報告,就「全民退休保障」、「標準工時」,甚至「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等與港人更為迫切的議題,則需要「建立共識」,此等「語言偽術」,豈不耳熟能詳?
舉凡梁振英支持的,就大刀闊斧,一意孤行。而港人苦苦等了多年的,即連1998年民建聯陳鑑林在立法會提到:「民建聯在上星期亦特別就老年退休金計劃及雙層社會保障方案進行電話調查,結果發現有八成被訪者是支持政府應同時推行強積金及老年退休金計劃,遠高於支持強積金計劃的人數。」一個民主派及建制派都支持的「全民退休保障」至今仍是「未有共識」。
拉布議員朝九晚十車輪戰式拉布,提出700多項的修正案均具實質及象徵性意義,得曾鈺成批准辯論。拉布為求打開談判大門,迫使梁振英向公眾交代何以首份預算案會遭阻撓,引起市民討論拉布議員訴求。預算案已經通過,拉布戰暫且告終,我們均可見擁有制訂法律及訂定財政預算的權力的行政機關沒有盡責,完全沒有回應拉布派訴求,反而恐嚇港人,自製財政危機。而立法會先天權力缺陷,議員在議會內除了發言怒罵、舉手表態、離場抗議、扔蕉掃枱示威外,唯有採用消極手段——拉布抗爭,推動改革。若我們希望立法會更有效運作,防止「少數派」事事拉布抗爭,不是更應落實行政機關及立法機關全面民主,回復議員應有權力,可以制訂條例草案,反映民意,監督政府嗎?
作者是社會民主連線行政委員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