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任中國最大房地產國企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董事長(現為理事長),一直研究房地產行業發展,獲尊稱中國「地產教父」的孟曉蘇,日前在香港接受本報獨家訪問時表示,他一直反對內地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預樓市,沒想到香港現在也採用印花稅等方式去「限制」樓市發展,他呼籲特區政府別學內地用「無形之手」掐房地產「咽喉」,反而應該專注復建居屋。
應收起樓市「無形之手」
10年前孟曉蘇曾經來港,當時正值香港樓市低谷;10年後,本港樓市不單走出低谷,而且樓價屢創新高,「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年市民都反對『八萬五』,現在則抱怨港府不建公屋居屋」。當年仍任中房董事長的孟曉蘇,曾因一句「中房來港買樓」而扭轉了本港樓市6年跌勢(見另文),今次再來香港,他看到的已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
作為內地保障房建設最早提議人之一,孟曉蘇直言內地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學習香港公屋制度,他本身對香港的公屋制度也推崇備至。
復建居屋 走出「八萬五」陰影
當聽到香港停建居屋多時,且近年推出買家印花稅、特別印花稅等「辣招」去遏抑交投,孟曉蘇略皺眉頭說:「怎麼學習內地了?既不建公屋,又阻礙市民買樓,這有違商業市場的供需原則之道。」他認為:「政府不應以調控去干擾商業行為,長期限制需求非解決買樓難的辦法,增加供應,釋放購買力,令供需平衡才合適。」
曾經旁觀「八萬五」對本港樓市帶來的衝擊,孟曉蘇覺得,前任特首曾蔭權之所以不敢提出重建居屋,或多或少是對「八萬五」存在陰影。
與李克強李源潮師承一脈
「現任梁特首有意復建居屋,證明他已走出這個陰影,重新走上居屋及私樓並行的雙軌制。香港過去在執行雙軌制方面是好榜樣,重拾正軌很好」,孟曉蘇奉勸,解決樓市問題非一朝一夕,需要政府跟社會互相諒解配合,「政府要抓緊行動,百姓要給予時間」。孟曉蘇強調,港府不應過多仿效內地以限制需求為調控手段,而他認為內地新領導層其實也明白這道理,「連總理李克強也知道要將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我認為這是明確表態,樓市不應由政府來調控」。
事實上,孟曉蘇於北大攻讀碩士期間,跟他一起師承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正正有李克強和現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故三人對經濟的看法都是源出一脈。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