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宜降低高息債券比重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3日 06:35
2013年06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市場關注美國會減少量化寬鬆(俗稱收水),最近1個月高息債券價格跌幅達3%,一些企業債價格也回落。如果債價再回落,投資者在市場沽出便要蝕錢,或迫於無奈,持有至到期。投資者投資高息債券比重宜減少,或者轉投人民幣計價債券,因為人民幣貶值的機會小於其他貨幣。


美國退市預期升溫,投資者拋售美債套現,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升穿2.2厘。債息持續上升,令國債的相對投資價值上升,因此公用、電訊、及房地產等行業的高息股票有沽售壓力。高息股票基金暫時未見有明顯贖回,但受市况拖累,以一個月期計,普遍亞洲及環球高息股票基金均錄得跌幅。


高息股基金未見明顯贖回

但綜觀近期出席多個下半年環球經濟展望,多位分析師認為高息股票的投資價值仍然存在。通常一些較成熟的公司才有能力用較大部分的盈利作股息分派;一般而言,高息股票主要都是一些較大型的成熟公司,在行業內佔重要地位,理論上較能抵禦外圍衝擊。高息股可在逆市時為投資者緩衝投資組合的跌勢。雖然表現穩定的資產通常被聯想為低回報,但正因為高息股票的穩定性和抗跌力高,令這個資產類別在過去幾年的波動市中脫穎而出。


在現今的低息環境中,高息股票基金既可提供穩定股息收入,亦可把握股市上升潛力,Fundsupermart.com研究部經理黃展威仍看好此類基金的投資價值。


高收益債券基金價格難再大升

現時應否「棄債從股」?又或者應否將手頭上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先行沽出?關於現時高收益債券基金應該「追」、「揸」、還是「沽」,黃展威表示,過去兩年,此類基金表現突出,大部分仍能於去年為投資者帶來雙位數字的理想回報,加上這些基金的派息率較高,令不少「追息」的投資者被深深吸引。


持有上述基金的投資者應該要問問自己認購時的初衷,究竟是被其「股票式」的歷史回報吸引,還是追捧其高息主題?假如是前者,以現時高收益債券與美國國債的息差已回落至低於4厘的水平計算,相信息差收窄的空間有限,即價格上升機會不高,似乎換馬至股票基金才能滿足尋求較高回報的目標。


不過,假如目標是收息,雖然現時高收益債券孳息率已大幅下調,但仍維持在5.8厘以上,在目前的環境下仍然屬於較高息的投資工具;對此類投資者而言,繼續持有會比較合適。


加息對長年期債影響大

近期港府推出iBond受到市民熱烈歡迎,但市場預期投資者獲分派的手數有限,若追求高息及看好人民幣升值,可以考慮人民幣結算的企業債券。例如恒大地產債券明年到期、提供6.19厘孳息率,但入場費最少100萬元。而佳兆業集團剛新發債,2016年4月到期,孳息率達7.36厘,但債券價格為98.75,若投資者在現時沽出,要蝕錢。


若債價下跌,投資者很大機會要持有到期。市場共識是2015年美國利率會開始上升,故投資者應選擇年期較短的債券,因為長年期債券會對利率較敏感。


明報記者 龍彩霞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