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金大勢﹕「凶兆」後美股弱 準確度初步平反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3日 06:35
2013年06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五月下旬,美股出現第二次被視為預視股災的「興登堡凶兆」的確認信號,但專家批評「凶兆」出現次數頻密,僅是幸運「撞中」股災,相信「凶兆」能預視股災僅是迷信。不過從上月出現確認信號,至上周四低位計,道指跌了超過500點,算是為「凶兆」的準確度初步平反,但最終是否能預視股災,仍有待未來數月觀察。


過去20年出現100次

「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由5個指標組成,須全部符合才算「凶兆」。出現第1次「凶兆」後,在36日內再次出現,才算確認大跌市將會出現。不過,有批評者認為,「凶兆」並非技術分析,只是一種迷信,因為在過往20年,單一的「凶兆」信號出現超過100次,即使「凶兆」信號後跌市,也可能只是剛巧「撞中」,而且2010年出現確認的「凶兆」信號後,美股卻展開大升浪,足見「興登堡凶兆」不可取信。


至今計,過往數周出現了4次「凶兆」信號,包括4月15日、5月29日、6月4日及6月10日,股災信號已獲多次確認,而且暫時今次「凶兆」的準確度甚高,以5月29日「凶兆」獲確認計,截至本周二收市為止,道指累跌287點,若以本月6日的當日最低位計,更跌了555點,幅度達3.6%,以僅7個交易日來說,算是「快而準」。


1985年起 多數股災有「凶兆」

專欄作家茨勒(David Zeiler)亦為「凶兆」信號辯護,引述數據稱,自1985年每逢出現股災,都會先出現「凶兆」信號,僅一次沒有;同時每次出現確認信號,數月內出現5%或以上的跌幅機會達67.8%,遇上跌一成或以上「股災」級跌市亦達35.6%,「凶兆」並非只是幸運「撞中」股災。另外亦有專家認為,「凶兆」其實屬「社會經濟指標」(socio-economic indicators),反映市場變化與人類行為的關係,能夠量度市場的心理,準確度甚至會較華爾街愛用的技術分析還高。


明報記者 謝德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