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要郵輪碼頭成功 必先打造成為港人碼頭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4日 06:35
2013年06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啟德郵輪碼頭正式啟用,草創伊始,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使人更關心的是這個耗資逾80億元建造的碼頭,不會成為大白象,而是營運成功、為香港帶來效益的設施。我們認為,郵輪碼頭的成敗,主要視乎它除了靠泊郵輪、帶來旅客以外,能否成為市民另一個活動空間,特別是碼頭位處偏遠,中短期如何蘊蓄人氣,使偌大的碼頭不至於成為渺無人迹之地,是當局和營運者要面對的問題。


郵輪旅客是新生事物

接待需學習摸索磨合

郵輪碼頭建成啟用,實際上譜寫回歸以來香港辛酸一頁。回歸第16年,就大型設施而言,除了金鐘新政府總部和中環填海,其餘就是引入迪士尼樂園,而昂坪纜車勉強算其一,其他硬件建設付之闕如。另外,1998年7月啟德機場停用之後,偌大一幅土地長野草、「曬月光」,足足荒廢了15年,到現在才有郵輪碼頭安家落戶,對回歸之前歷經香港急速發展、景貌常變的市民而言,郵輪碼頭的出現,大概會勾起往時體會與感念。可惜囿於社會現實,若認為郵輪碼頭反映整體發展重拾「香港速度」,只是奢望,職是之故,營運郵輪碼頭使之成功,創造經濟效益,就更值得關心和珍惜。


郵輪碼頭孤懸舊機場跑道盡頭,現在交通極其不便,不可能出現人聲鼎沸、車水馬龍景象,只能等待啟德發展區全面發展起來,加上東九龍重建改造大變身,郵輪碼頭作為地標式建築,相信屆時才不愁寂寞。不過,中短期(大約5年)之內,如何使這座龐然大物不會給人比擬為大白象工程,當局要對應處理。


「海洋水手號」首泊郵輪碼頭,性質是碼頭試運行,可以起到暴露問題、汲取經驗之效,未來4個月視實際需要,在工程和營運操作進度調整,迎接下一艘郵輪在10月靠泊,若屆時再出現前晚無交通工具接載旅客到市區的混亂情况,當局和營運者就難辭其咎了。郵輪一下子帶來大量旅客,如何接待是新生事物,各方面都要學習、摸索和磨合,前晚旅客「搭無車」,昨日已經解決,旅客咸稱便捷,就是一例,此外,郵輪旅客的消費模式和口味,市場人士要摸索和配合。例如,前晚有商場出動穿梭巴士接載旅客,或許因為較晚抵達,不少商場店舖已經關門不營業,「海洋水手號」旅客是特例,日後郵輪旅客到鄰近商場消遣,卻是常規,所以,商場、商舖如何調節作息時間,方便旅客,做生意賺錢,也是擺在眼前的課題。


啟德郵輪碼頭營運有一個特殊情况,就是7月至10月的颱風季節,基於安全考慮,郵輪基本上不來港,即是說,日後郵輪碼頭每年有4個月時間將甚為清閒,若碼頭只着眼服務旅客,則在這些日子,碼頭豈非出現水靜鵝飛,甚或晚間呈現陰森鬼域景觀?當局和營運者要想辦法在這些日子引入人流,增加人氣,讓郵輪碼頭熱鬧起來。


郵輪碼頭商舖面積5600平方米,加上2.3萬平方米的碼頭天台公園,位處維港中心,景觀壯闊,只要配置得宜,可以發展成為購物、吃喝玩樂乃至文化藝術展示表演的中心,若做到這個效果,則碼頭不愁寂寞。當碼頭和相鄰地區全面發展之後,有足夠交通設施,人流自然不請自來,但是中短期缺乏這樣的條件,就要當局和營運者想辦法吸引市民到碼頭,以穿梭巴士來回碼頭和一些定點(例如港鐵站等),是最直接安排;另外,碼頭和公園面積廣大,只要設計得宜,可以騰出空間舉辦活動,吸引市民到來參加和觀賞,使碼頭成為另一個活動空間。


中短期還有一個情况可以考慮,就是碼頭附近土地,應該利用暫時未發展的空檔,以短期租約方式給一些人搞活動,以增加人氣。過去,政府在金鐘動工興建新總部之前,添馬艦地皮曾經租給業者營辦電動遊戲嘉年華會,西九海濱多年來舉辦美酒佳餚巡禮、大型戶外藝術展覽,都十分成功,吸引大批市民參與,帶旺了鄰近地區,這些都是短期善用土地資源的成功事例,當局應該參考援用。


成為市民生活空間

郵輪碼頭才有生命力

郵輪碼頭是多年來首個旅遊設施,接待高端旅客,社會對他們帶來經濟效益,寄望甚殷。而郵輪碼頭是旅客來港接觸的首個景點,若缺乏市民認同和認可,不會有生命力,即使旅客盈門,但是他們大多不會「困於」碼頭,而是到各地遊覽、遊玩,以尖沙嘴海運大廈為例,即使旅客衆多,本地市民仍然是消費玩樂的骨幹。所以,當局和營運者對於郵輪碼頭,應以打造市民另一個活動中心、開拓生活空間為目標,只有做到這一點,即使旅客在碼頭之內,仍會體悟到在港的旅遊感受。以郵輪碼頭的優越環境和條件,只要肯做,把它打造成為香港人的碼頭,難度不大。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