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的士司機每天接載萍水相逢的乘客到達目的地,有4個「的士大佬」最近組成了「正能量車隊」,在車上放置留言冊,分享自己感受之餘,讓乘客留言抒發所想。透過這媒介,有司機無形中改變了自己的被動個性,並看到港人另一面。
4名的士司機應邀參加「幸福地圖」計劃,在司機座位旁放了一本帳簿般的留言冊,鼓勵乘客寫下所思所想,內容不限。「車隊」中最年輕、34歲的周雅俊(Adrian)自認性格沉默,初時萬般不願向乘客解釋用意,但又不想「食白果」,加上女友將冊子包裝得很精美,甚至提供不同顏色筆,於是Adrian硬着頭皮鼓勵乘客,結果兩周後得到10多個留言。
讚內地客有禮貌
Adrian從中發現本地與外地客參與度迥異﹕港人或生活忙碌、怕麻煩,會較多推搪,「難得坐車可以休息仲要寫嘢?(車費)又唔係有得平」;外國乘客明顯較樂意參與,留言冊有英美、韓國以至瑞典客的筆迹。近年中港矛盾加劇,他接載過的不少內地乘客都頗有禮貌,故Adrian認為內地人不一定無禮。
杜偉東(Andy)41歲,是專責接載傷健人士的「鑽的」司機,由於服務群多是長者,從中聽到不少感人故事。Andy憶述,曾接載四肢痙攣者,看到其家人盡心照顧無半點怨言;又有一名九旬長者,多年來都堅持拜祭服務了70多年的僱主……這些故事令他體會到人間有情,更視鑽的司機為終身職業,「我喜歡駕駛和服務他人,每日一上車就好開心,心願是可做到退休」。
常聽感人事 願做到退休
人稱標哥的馮文標最年長,60歲的他做了13年的士司機,可心境與青年無異,會玩手機遊戲、上facebook,與時並進,他對幸福的定義更簡單,「一早開工,夠鐘準時收工食飯,最緊要無病無痛」。
46歲的陳偉業(David)入行12年,在親友介紹下嘗試透過筆記與乘客互動。他說,向乘客解釋當中意義不易,「其實好講心情,乘客未必咁好心機寫,好多時睇完就放低」。然而,David曾在醫院接載一名乘客,對方寫下「無病等於幸福,有錢就更加幸福」,令他會心微笑。
4人每周還會在指定網站分享逸事,盼藉此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明報記者 余瑋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