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生活達人﹕敢演更敢言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15日 06:35
2013年09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我們大家一直在走向天堂,我們大家一直在走向地獄。」


黃秋生於二○○三年金像獎台上引用狄更斯,如是說。


從瘋癲狂人,到沉穩大師,他都能演;地踎粗言、典雅詞章,甚至時事點評,他都能說,「中國有隻怪物叫獬豸,見到好人無事,見到壞人佢就會撲過去將壞人撕到一片一片食咗佢,我諗我就係似嗰啲。」他說的話,有時令人難以捉摸,難以輕易把他歸類,分門貼派;但那些話語,在娛樂圈中,是少數能讓人仰頭傾聽的震動。


「我反而唔係諗緊,點解我成為一個少數,我係諗緊,點解會有咁多多數。」


1. 藝者素材 從人生軌迹擷取

「每一個人都係一個時代嘅產物。」他說,展開雙臂,臨空向桌面覆手,「你攞到盡都係呢張枱。」他的桌,混雜紛紜。以學者呂大樂的分類,黃秋生是第二代香港人,這代人由窮困打拼到出人頭地,身經百戰。他出生草根,是混血兒、私生子,幹過車房、雜工、演員、歌手。童年時,母親把他從板間房送到一片廢墟的新界藍地寄讀,「新界啲人嗰時未見過鬼仔,有啲就覺得你好得意搣你,有啲覺得你係鬼佬,會畀人打,(國族情緒?)係呀!畀人批鬥!」以現今的標準,當時的「被恰」,實是「種族歧視」和「校園欺凌」。一次,校內的大齡男生垂握摺刀,刀尖下是張開的手掌,男孩一刺,刀鋒雖沒戳破皮肉,然而皮下的瘀血和創痛,殘留至今,「我成日開玩笑,呢個係成吉思汗嘅血塊」。成吉思汗出世時,緊握拳頭,打開,掌心一塊硃紅。他仰慕縱橫歷史的神話人物,亞歷山大、成吉思汗、劉邦,還有自比「風流人物」的毛澤東,「以前係,家無啦!好得人驚,魔王嚟㗎呢個!失望呀!你發覺嗰陣時嘅年代係戇居㗎,盲目地去崇拜一個理想,而嗰啲理想實際上係用幾億人包裝嘅一個大話。」


不同年代的革命者角色

火紅年代,誰人沒激情?在歷史紅潮下活過的人,總會被點滴沾身。當年,他的補習老師一腔左派理想,他耳濡目染,「嗰個年代,係蒸餾過嘅,好純粹嘅,一種高貴嘅純潔嘅感情,後生嗰陣,你仲係好盼望呢種感情出現,烏托邦嘛。」稚子如他,也會跑去灣仔天樂里南洋戲院看《地洞戰》之類的主旋律電影,黑房的光影灑在一列列套著白恤衫的老伯身上,他們衣袋中插着筆,像書記,「其實嗰班人真係入晒角色,係現實生活本身入咗一個角色,一個革命者嘅角色。」


他說,每一個年代都有其需要的遊戲。假若時代是個模具,身處其中的人大多被巨力模塑,習慣着同一種律動;但,總有例外。他形容,年輕的自己,是孤僻怪物,周遭的人都聽鄭少秋,他卻在Kiss的heavy metal中心醉神馳;人人奉為圭臬的「四仔主義」上班族人生,對他而言是「悶到嘔」的無間地獄。年輕時當office boy,公司前輩對他照顧有加,「同我講一啲人生道理,但係一啲我不能認同嘅人生道理,『唉呢個世界唔係咁既Tony(黃秋生)……呢個世界……唉……到時你好似我呢個年紀你就明㗎啦!唔會堅持落去㗎啲嘢,唔會堅持你自己嘅理想,你會擦鞋,你會放棄。』當時我話我唔會,我諗我唔會。」直到當下,他依然堅拒這種老江湖從袋裏挖出的實藏——這道人生符咒,「NO!多謝多謝!而且我要用生命去證實,你嘅符咒係假嘅!」


2. 掙脫廢人生活 在演戲中重生

從讀書搵工結婚生仔的制度性人生規劃掙脫出來,沒學歷、沒家底的他,曾過着如歌曲《無能用者》的廢人生活;讓浮沉生命着陸的,是演戲。一九八二年,從沒想過演戲的他無心插柳下入圍亞視藝員訓練班,「第一個禮拜,覺得好舒服,好開心。做戲可以將入面好多抑鬱、鬱結(釋放)出嚟,好舒服,就鍾意咗做戲。」他記得一個早晨。那天,他在無綫通頂後到新光飲茶,餚盡,九時許,他走在天橋上,迎面看着上班族黑壓壓的人潮湧至,「好似上咗鏈嘅公仔,無意識無靈魂」,向着同一個方向,恍如喪屍,「那一刻,我開心到不得了。」快樂透徹刺骨,超越了肉體的倦,「我好開心,我有咁嘅職業,可以睇到唔同嘅嘢,用唔同嘅眼光去睇呢個世界」。


在娛樂圈選擇的少數

黃秋生心裏清楚,「我算係一個識得自我選擇嘅少數,但我唔覺得我選擇嘅嘢係一個少數。」所謂選擇,是在社會的大建構下選擇其中一個小建構;他選的場域,叫娛樂圈,「最高級係電影,第二級係無綫,第三級就亞洲電視,亞洲電視係無人要㗎」。在圈裏,有遊戲規則要遵守要適應,各人以各式資本打拼;然而這圈,也是歷史恆河的一個橫面。從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電影救國,到其後的左右派對峙,五十年代的過客心態,六七十年代的傳統新潮競集,本土情懷醞釀,到八九十年代的末世糜爛瘋狂。黃秋生所處的是暴富瘋狂的九十年代。他經常說,自己拍爛片拍得最多,演藝學院出身的他,心裏痛苦。他說這是命。


他記得九十年代初期拍「七日鮮」的日子,「以前喺大陸拍戲,有個導演,我收工嘅時候,我問佢,其實你有無理想㗎啫? 佢好認真咁答『有呀!我好後生嗰陣呀……』原來佢後生嗰陣係邵氏嘅,做燈光,儲埋啲錢去意大利讀電影,讀完番嚟咁點呀?『讀完番嚟咪自己儲錢去拍一部戲,點知『揦晒嘢』爭人周身債,還咗幾年先還得晒呀!』我即刻覺得好羞愧,我覺得,你睇人唔起,覺得人哋係一條茂里,唔知喺邊度出嚟,原來人哋係曾經有理想㗎!」

3. 搵食 不應該是核心價值

問他,娛樂圈最大的製作動力是什麼?「搵水囉!」周潤發說,「香港核心價值係搵食」,可能是最痛的現實,「所以點解香港會變成咁呢?當香港再唔需要淨係搵食嘅時候你都淨係搵食,即係等於你揸隻船出海,你嘅目的係咩呀?釣魚。喂隻船入水喇喎,你嘅目的係咩呀?都係釣魚。沉啦喎!釣魚吖嘛。隻船沉埋你都仲係釣魚?你都死埋啦,餵魚呀你去!」黃秋生說,這是走難年代的價值,不是當下,也不屬將來,「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搵食就係生存,已經溫飽咗,個社會都發展埋啦,個價值又點會係搵食呢?如果你話,我搵到三十億,個價值都仲係搵食嘅,咁即係話你無論點樣都係停留喺一個原始階段啦!即係更加唔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