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金馬獎進入第50屆,首次在金馬典禮前舉行評審團記者會,為的是希望讓評審團主席李安專心看片,不受媒體打擾。李安與決選評審蔡康永、李冰冰等,從今天開始10天,每天要花8小時看4部入圍電影。曾當過威尼斯與康城影展評審的李安,認為金馬獎的定位較廣泛,大片、小片、藝術片都在競爭,且他印象中的金馬獎藝術性較強。
毋須提高金馬影響力
美聯社記者提出金馬獎只在華人世界有知名度,問李安要如何提高金馬獎的影響力?李安回答:「我們不需要做什麼。全世界講中文的人口是講英文的4倍,華語電影市場會比荷李活更大,金馬獎的影響力也會隨之擴散,不需特別去做什麼。」
近年台灣電影被批評都拍小人物與黑幫電影,反映了台灣的淺碟文化。李安認為電影人是反映社會的工具,以勇氣與真誠拍出對社會的思索,「在淺碟文化裏硬擠出深度,其實不真誠。在有深度的文化拍出淺碟作品,是對不起你的文化。」
圖文提供:自由時報
毋須提高金馬影響力
美聯社記者提出金馬獎只在華人世界有知名度,問李安要如何提高金馬獎的影響力?李安回答:「我們不需要做什麼。全世界講中文的人口是講英文的4倍,華語電影市場會比荷李活更大,金馬獎的影響力也會隨之擴散,不需特別去做什麼。」
近年台灣電影被批評都拍小人物與黑幫電影,反映了台灣的淺碟文化。李安認為電影人是反映社會的工具,以勇氣與真誠拍出對社會的思索,「在淺碟文化裏硬擠出深度,其實不真誠。在有深度的文化拍出淺碟作品,是對不起你的文化。」
圖文提供:自由時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