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今期新片最強是陳木勝導演的港產警匪片《掃毒》。儘管警匪鬥法熟口熟面,卧底無間道拍來拍去,但始終是港片拿手的強項。今次陣容強,製作大,人物情節和火爆動作都加料炮製,迎合到通俗要求,因此先在內地迅速收入過億,香港開畫票房亦遠勝其他對手。
《掃毒》舊公式變奏
雖無新意,好在《掃毒》也有特色,就是把不少舊公式作出變奏,並在新時代增添滄桑感。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合演港警三雄,情同手足,好像1980年代黑白道三雄名片《英雄本色》的新版本,變為難兄難弟式警隊死黨,同樣引起複雜恩怨。其中古天樂不滿長期做卧底失去正常生活,後來張家輝又「變節」成為死敵!當然,終於打死不離三兄弟,三雄攜手大戰泰國毒梟「八面佛」。片中這三個男主角還屢次合唱鄭少秋金曲《誓要入刀山》,十分懷舊煽情。
同樣描寫警方掃毒,杜琪峯的《毒戰》北上內地拍攝,讓香港毒幫與大陸特警同歸於盡,相當大膽慘烈,但難免有點兩面不討好的尷尬。《掃毒》則避開諸多敏感的內地背景,側重香港三警的情仇關係,真正大敵是泰國毒幫,可以盡情發揮,做到奇情驚險。選用泰國景物也有些特別,空城與懸崖都形成奇觀。今次陳木勝拍出強勁電影感,電腦加工的墮崖影像尤其出色。
壓軸澳門血戰過火
自從1990年首次執導《天若有情》以來,陳木勝電影甚多,印象中最佳是1996年《衝鋒隊怒火街頭》和1998年與成龍合作的《我是誰》,其他作品則往往過於激情。《掃毒》三雄的敵友矛盾亦搞得過激,壓軸澳門血戰更過火,不過橋段總算多采,後尾三雄久別重逢的變化很大,無疑頗有戲劇性。全片絕不單調,娛樂性充足,只嫌堆砌太多,不能認真要求合情合理。無論如何,三男星各有表現,盧海鵬演「八面佛」亦有型,現在銀幕上經常見到這位老將,真是變化多端。女角則不大重要,袁泉缺乏施展機會,較搶眼的是泰國變性千金。
《四大名捕2》較上集有紋路
至於陳嘉上的《四大名捕2》(秦小珍合導),這部大型古裝武俠片是三部曲之二,繼續大搞奇幻動作與奇案推理。上集內地票房不錯,但被狠批不符溫瑞安原著。總之這是重新創作,陳嘉上企圖革新中式武俠,加強奇情偵查與電腦化魔幻,然而市場反應不及徐克同類的《狄仁傑》成功。以片論片,我認為《四大名捕》上集落料太多,不斷賣弄奇功異能,觀感混亂難明。現在第二集較好,以懸疑奇案為主,上半部文戲多過武打,注重細緻氣氛,下半部就多驚人大動作,謎團佈局也有劇力。
今次劇情重點,是神侯府諸葛先生(黃秋生)究竟是忠是奸?四大名捕冷血(鄧超)、無情(劉亦菲)、鐵手(鄒兆龍)、追命(鄭中基)懷疑這位恩師謀殺忠良,更可能是十二年前十二殺手滅門大屠殺的主謀!真相直至結局才局部揭曉,大概要到第三集才真正水落石出。
《四大名捕2》不像上集那麼急促凌亂,較有紋路,緩慢節奏下亦更能顯出佈景、美工和攝影的心思。石碑林、黑獄、秘洞迷宮以及樹木連體的「植物人」,都很奇詭,六扇門女探俏嬌娃中的姬遙花(江一燕)則淒艷迷離。其中黃秋生與劉亦菲被囚在黑獄鐵甲之內,還被金針封穴,很可怕。不少飛舞動作也不錯。
不過,情節人物始終過於複雜離奇,無法集中地引人入勝。特技動作則很超現實,難以解釋,不及荷李活奇俠片結合神話與科幻,明明離譜也似乎講得通。例如本片很關鍵的魔女易容術,不必用面具就一下子變為黃秋生,轉眼又變為任何人物,難道她是孫悟空?實在不可置信。怎樣把神怪魔幻合理化,仍是我們武俠片一大問題。
《阿信的故事》比預期可觀
1980年代極受歡迎的日本電視劇《阿信的故事》,取材「八佰伴」創辦人生平,描述阿信由七歲到八十多歲的感人經歷。三十年後電影版拍攝上世紀初的阿信童年,雖則老土了,不易吸引新世代,但拍出貧苦小女孩在悲慘環境中的生機和毅力,仍然令人感動。此片比我預期可觀,童星主角有笑有淚。此片不但可使老一輩緬懷苦難歲月,亦值得嬌生慣養一代看看。其實今日世界仍有很多貧困兒童,艱苦而不屈地生存。
《掃毒》舊公式變奏
雖無新意,好在《掃毒》也有特色,就是把不少舊公式作出變奏,並在新時代增添滄桑感。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合演港警三雄,情同手足,好像1980年代黑白道三雄名片《英雄本色》的新版本,變為難兄難弟式警隊死黨,同樣引起複雜恩怨。其中古天樂不滿長期做卧底失去正常生活,後來張家輝又「變節」成為死敵!當然,終於打死不離三兄弟,三雄攜手大戰泰國毒梟「八面佛」。片中這三個男主角還屢次合唱鄭少秋金曲《誓要入刀山》,十分懷舊煽情。
同樣描寫警方掃毒,杜琪峯的《毒戰》北上內地拍攝,讓香港毒幫與大陸特警同歸於盡,相當大膽慘烈,但難免有點兩面不討好的尷尬。《掃毒》則避開諸多敏感的內地背景,側重香港三警的情仇關係,真正大敵是泰國毒幫,可以盡情發揮,做到奇情驚險。選用泰國景物也有些特別,空城與懸崖都形成奇觀。今次陳木勝拍出強勁電影感,電腦加工的墮崖影像尤其出色。
壓軸澳門血戰過火
自從1990年首次執導《天若有情》以來,陳木勝電影甚多,印象中最佳是1996年《衝鋒隊怒火街頭》和1998年與成龍合作的《我是誰》,其他作品則往往過於激情。《掃毒》三雄的敵友矛盾亦搞得過激,壓軸澳門血戰更過火,不過橋段總算多采,後尾三雄久別重逢的變化很大,無疑頗有戲劇性。全片絕不單調,娛樂性充足,只嫌堆砌太多,不能認真要求合情合理。無論如何,三男星各有表現,盧海鵬演「八面佛」亦有型,現在銀幕上經常見到這位老將,真是變化多端。女角則不大重要,袁泉缺乏施展機會,較搶眼的是泰國變性千金。
《四大名捕2》較上集有紋路
至於陳嘉上的《四大名捕2》(秦小珍合導),這部大型古裝武俠片是三部曲之二,繼續大搞奇幻動作與奇案推理。上集內地票房不錯,但被狠批不符溫瑞安原著。總之這是重新創作,陳嘉上企圖革新中式武俠,加強奇情偵查與電腦化魔幻,然而市場反應不及徐克同類的《狄仁傑》成功。以片論片,我認為《四大名捕》上集落料太多,不斷賣弄奇功異能,觀感混亂難明。現在第二集較好,以懸疑奇案為主,上半部文戲多過武打,注重細緻氣氛,下半部就多驚人大動作,謎團佈局也有劇力。
今次劇情重點,是神侯府諸葛先生(黃秋生)究竟是忠是奸?四大名捕冷血(鄧超)、無情(劉亦菲)、鐵手(鄒兆龍)、追命(鄭中基)懷疑這位恩師謀殺忠良,更可能是十二年前十二殺手滅門大屠殺的主謀!真相直至結局才局部揭曉,大概要到第三集才真正水落石出。
《四大名捕2》不像上集那麼急促凌亂,較有紋路,緩慢節奏下亦更能顯出佈景、美工和攝影的心思。石碑林、黑獄、秘洞迷宮以及樹木連體的「植物人」,都很奇詭,六扇門女探俏嬌娃中的姬遙花(江一燕)則淒艷迷離。其中黃秋生與劉亦菲被囚在黑獄鐵甲之內,還被金針封穴,很可怕。不少飛舞動作也不錯。
不過,情節人物始終過於複雜離奇,無法集中地引人入勝。特技動作則很超現實,難以解釋,不及荷李活奇俠片結合神話與科幻,明明離譜也似乎講得通。例如本片很關鍵的魔女易容術,不必用面具就一下子變為黃秋生,轉眼又變為任何人物,難道她是孫悟空?實在不可置信。怎樣把神怪魔幻合理化,仍是我們武俠片一大問題。
《阿信的故事》比預期可觀
1980年代極受歡迎的日本電視劇《阿信的故事》,取材「八佰伴」創辦人生平,描述阿信由七歲到八十多歲的感人經歷。三十年後電影版拍攝上世紀初的阿信童年,雖則老土了,不易吸引新世代,但拍出貧苦小女孩在悲慘環境中的生機和毅力,仍然令人感動。此片比我預期可觀,童星主角有笑有淚。此片不但可使老一輩緬懷苦難歲月,亦值得嬌生慣養一代看看。其實今日世界仍有很多貧困兒童,艱苦而不屈地生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