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洲地產創辦人蔡志忠:港樓至少跌兩成 轉戰內地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2日 21:35
2013年12月1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政府推「辣招」,幾乎趕絕物業投資者,不少資深投資者唯有另尋出路。《明報》上周舉辦的樓市研討會,講者之一的亞洲地產創辦人蔡志忠,在香港投資物業多年,擁有大量市值以億元計的物業;他在研討會上指出,香港樓市在未來2至3年內都難有作為,估計樓價至少要跌兩成以上,政府才會「收貨」,因此他暫時轉移陣地,經過大量實地調查後,決定先投入數億元在內地買地起樓,並會陸續加大在內地投資。


蔡志忠表示,近年他曾到多個地方考察商機,今年便先後到過美國、台灣、山東、山西、福建,以及廣東的深圳、東莞及惠州等地。得出結論是,英美有增值稅及管理費昂貴,台灣不准大陸人士買樓,澳洲、新加坡同樣有樓市辣招限制,這些地方的地產投資環境不是太理想。


二線城市樓價低 需求大

他認為:「全世界凡有內地人買樓的地區,樓市都會興旺,那最多內地人買樓的地方,當然是中國國內,那為何不直接投資內地房產?」

蔡進一步分析,內地城市樓價升幅顯著,一線如深圳、上海、北京均價已達每呎4000元人民幣或以上,單是今年已上升約18%至20%。至於二三線城市如東莞、中山或福建的泉州等,樓價雖然也升了不小,但整體樓價仍在每呎1000元人民幣以內,非常吸引,地級市房屋的需求仍十分殷切。


「大陸的內房股走勢凌厲,業績出眾,房屋的實際需求極大,銷售額不斷創新高,加上經濟向好,人均收入大幅上漲(圖),買樓便成為國民主要投資保值的工具。」他指出,二三線城市樓價基數低,每伙樓只售100萬元人民幣左右,首期支付後其餘可銀行按揭,供樓負擔比較輕鬆。


「有一個現象,如福建的泉州和石獅,很多家庭擁有幾套房,空置多年亦不在乎,據說是當地人給仔女將來嫁娶之用,這便反映民間購買力是如何強大!」

待內地投資「收成」 方回港買樓

「 原本香港是最佳的投資地方,今天港府推出包括多項印花稅、辣招鎖死樓市,樓市變得冇運行……未來兩三年內地城市較為吸引,具上升空間,因為內地買家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購買力,因此擁有水源充足的內地城市(尤以落後的二線城市)更是值得投資。至於香港,要等政府出現財政赤字時,投資樓市的機會才開始出現,那時待內地投資有『收成』,才再來個回馬槍投資香港物業也不遲!」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