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石琪說戲﹕人類比魔龍殘酷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5日 06:35
2013年1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哈比人歷險記》是英國作家托爾金出版於1937年的第一部小說,然後花了十多年寫成更豐富宏偉的魔幻史詩《魔戒》三部曲。新西蘭導演彼德積遜在二十一世紀初拍成《魔戒》電影三部曲非常叫好叫座,當然不會放過被稱為魔戒前傳的《哈比人歷險記》,同樣要拍三集,但慢慢籌備動工,約十年後3D版《哈比人》第一集才公映,亦到處賣座鼎盛。


《哈比人:荒谷魔龍》特技優異

現在第二集《哈比人:荒谷魔龍》(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來了,繼續描述哈比人小偷在法師甘道夫安排下,參與十三矮人復國的艱巨歷險旅程。此片長達一百六十一分鐘,特技奇觀保持極高水準,不過觀眾要有耐性,因為顯然拖長拖慢了,而且臨到高潮就收場,要等第三集大結局。其實原著是單一本兒童小說,並非三部曲,搬上銀幕變為三集,又要忠於名家作品,不像華人影壇肆意亂改名著,那就唯有放慢節奏,拖來拖去。


魔戒迷必然捧場,我不是魔戒迷,觀看《哈比人》第一集就不大耐煩,第二集前半部亦頗多悶場。幸而特技始終優異,後半部還多了奇情變化和精彩動作──精靈族的金髮俊男美女神箭手很有吸引力,矮人們鑽入酒桶穿越激流逃亡的漫長驚險情景很出色,偷渡寒湖與水鄉奇遇都氣氛緊湊、景物奪目,其中漁夫角色真是有型有格的高手。壓軸戲包括山門匙孔之謎,故宮寶藏之離奇,噴火魔龍的兇險,還有礦洞煉金的機關,亦有哈比人的魔戒隱身術。全片鬼斧神工的攝製科技實在超級,不能不佩服。可惜不能要求戲味,劇情則難免無頭無尾,大概第三集才會傾盡全力吧?


「新古典」神話史詩格局

無論如何,彼德積遜是當今世界電影奇才之一,對大型電腦化魔幻特技片的貢獻甚大。我記得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某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已經看過一部《魔戒》影片,拍法很特別,先用菲林拍攝真人演出,再繪製成剪影式動畫。不過那時未有先進電腦魔法,觀感就很單調笨拙,缺乏公映市場。到了彼德積遜,才真正成功把《魔戒》電影化,新舊真幻結合,拍出承接西方傳統的「新古典」神話史詩格局,很超現實然而實感很強。


今期新片不多,《哈比人:荒谷魔龍》之外,我只看了《校園欺凌後》(After Lucia),這部墨西哥片得獎不少,包括康城影展「一種關注」環節的最佳影片獎。導演米修法蘭哥以近似紀實的手法,拍攝一位大廚師喪妻後,帶着亭亭玉立的女兒遷往墨西哥城工作,女兒入讀當地中學後,很快與富家男女同學「埋堆」結伴。但她與男生交歡的手機錄影被人上網,此後她就慘受欺凌,愈來愈慘無人道,簡直比《孤星淚》的悲慘世界更悲慘。


《校園欺凌後》格外慘情

常有影片拍攝校園欺凌,最近把史提芬傾小說重拍的《血腥嘉莉》正是極端典型,最後爆發狂暴的魔性大報復。但《校園欺凌後》格外慘情,令人看得很不安,深感人性可怕,連有財有貌有教育的男女學生也像惡魔。事實上,片中人物比《哈比人:荒谷魔龍》的半獸人和魔龍更殘忍,相比之下,魔龍反而有「人性」得多。


我同意人類是地球上最危險的生物,真實世界可能確有這類殘暴。但不喜歡《校園欺凌後》,認為導演故作寫實,乘機炮製變態凌虐帶來驚人效果。片中大廚師後來為女兒報仇,雖可「大快人心」,然而也是公式計算的安排,况且濫用私刑,手段毒辣,跟欺凌者同樣可怕。


最大問題是那個女兒受盡凌虐,為何不告發不反抗呢?她不是《血腥嘉莉》那種內向自閉、不明世事的「怪胎」,片中很現代化的名校又為何完全不知道學生暴行呢?亦不大符合常理。或許,此女以為慘受凌辱,是自己累到母親撞車而死的報應吧?然而導演故弄玄虛,交代不清。


彼德積遜也愛拍人性陰暗

想起彼德積遜本來也愛拍人性陰暗面,二十年前《罪孽天使》(Heavenly Creatures)拍攝女生弒母真案,青春琦溫士莉扮演天使似的美少女。後來拍《魔戒》、《金剛》、《哈比人》亦有黑色魔性,但強調以正鬥邪,沒有走火入魔。數年前他拍了《屍中罪》(The Lovely Bones),仍然喜歡怪案,喜歡天使與惡魔交織,不過該片其實沒有片名那麼駭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