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三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了,今期公映新片並無大熱大猛,多屬舊明星重新擔正之作,包括羅素高爾的《挪亞:滅世啟示》,奇雲高士拿的《3日限殺令》,永瀨正敏的《KANO》,布魯斯丹的《百萬獎金夢》,梁家輝、陳慧琳、鄭伊健的《盜馬記》,但也提供了多元的選擇。
《挪亞》狠批人性劣點
開畫榜首是《挪亞:滅世啟示》(Noah),把人所共知的聖經舊約神話拍成3D大特技新版本,不過請勿以為老套說教,亦非漫畫化搞笑,而是很有爭議性的慘酷大作。導演戴倫阿朗夫斯基拍過殘酷摔角片《拼命戰羊》和黑色芭蕾片《黑天鵝》,今次更殘酷更黑色,說造物主不滿人類變壞,因此用洪水毁滅世界。
羅素高爾飾演挪亞,奉「神旨」建造方舟,載上各種成雙成對的生物避災。但片中挪亞認為上帝要人類絕種,重建無人的伊甸園,於是挪亞大義滅親,對妻兒也辣手無情,構成很可怕的人性考驗。結果怎樣呢?這裏不宜揭曉,總之此片狠批人性劣點,破壞地球,作出強烈的警世反省,這方面頗有意義。問題是編導心態偏激,形容上帝冷酷不仁,人間血腥爭鬥,把世界看得太悲慘,相信教徒很難接受這樣的處理。其實我也覺得舊約的上帝自私橫蠻,但不喜歡此片變本加厲,太黑色殘暴。
《3日限殺令》生動緊湊
今期最好看反而是《3日限殺令》(3 Days to Kill),過氣巨星奇雲高士拿罕見地再做主角,飾演「殺神」級老牌美國特工,患上絕症,要在最後日子重拾親情,又為求續命而再做殺手。橋段是熟口熟面的公式,好在合製合編的法國洛比桑擅長「廢物利用」,美國導演McG亦拍得生動緊湊,成為有驚有喜、有殺有愛的B級佳作。全片在歐陸拍攝,主要背景是巴黎,很有法國風味。奇雲高士拿今次「鹹魚翻生」,殺得勁,父女情有趣,還有艷麗女特工安芭赫相當搶鏡。
奇雲高士拿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間大紅,主演過《義膽雄心》、《夢幻成真》、《與狼共舞》、《護花傾情》等名作,但近年常做配角。這次跑到歐洲演《3日限殺令》,雖然不及洛比桑為里安尼遜度身訂做《救參》父女情驚險系列那麼爆冷叫座,亦成績不錯,值得殺手片迷捧場。
《KANO》十分親日
至於魏德聖監製編劇、馬志翔導演的台灣賣座新片《KANO》,片名是「嘉農」的日語發音,描寫日治時代台灣嘉義農林中學捧球隊,1931年參加日本全國中學捧球大賽的「奇蹟」真事。片長約三小時,詳細刻劃這支由日人、漢人和蕃人組成的學生捧球隊,在永瀨正敏飾演日本教練的苦心督導下,由長敗軍變為勁旅。此片不但把捧球訓練和比賽拍得出色,還拍得很像日本片,台前幕後不少日本人參與,主要是日語對白,可見當年台灣十分日本「皇民化」。
當然,《KANO》十分親日,若說有台獨意識,不如說緬懷日本統治,甚至想再做「天皇子民」。片中還讚美日本在台灣興建「嘉南大圳」龐大水利工程,而不提當時有台人反日、日兵鎮壓。難怪此片在台灣賣座之際,亦有人批評拍得像軍國時代日本吹噓「大東亞共榮圈」的宣傳片。
《百萬獎金夢》平實獨特
今期以冷門美國片《百萬獎金夢》(Nebraska)最佳,久違的性格男星布魯斯丹飾演半癡呆老翁,誤以為贏得百萬獎金,要長途前往領獎,孝心好兒子就駕車載他穿州過省。全程是荒郊和冷清小鎮,人物大都又老又肥又醜,但導演阿歷山大披恩(拍過不俗的《薯嘜先生》和《酒佬日記》)的風格平實而獨特,愈看愈有人情味和幽默感,實為世態炎涼但人間有情的好電影。最難得是孝子情深,親友都古怪得很真實,還有一位獨守小鎮報館的美妙老婦。
《盜馬記》不過不失
港產《盜馬記》是有很多歐洲美景的奪寶鬥智喜劇,跟《十二生肖》和《天機:富春山居圖》同樣跨國爭奪國寶,今次國寶是唐三彩陶馬,但不像上述兩片大搞動作,而像舊潮西片輕鬆奇情。導演李志毅去年拍攝《李碧華.迷離夜》中梁家輝、陳慧琳那段算命喜劇很有趣,今次加上鄭伊健、曾志偉、王祖藍等,反而有點鬆散和兒戲了。整體則不過不失,無甚驚奇。外形最突出是混血名模Mandy劉碧麗演孖生女殺手,可惜沒有精彩動作。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