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菲律賓挾持人質槍殺慘案發生至今,跟死神搏鬥5日、頭部重創的18歲青年梁頌學,昨午在母親陪同下由馬尼拉返港,落機後即送往屯門醫院夤夜作5小時開腦大手術,取出頭顱骨,希望能在4至7日內令其顱內壓回復正常,保住性命,但首個不能挽回的創傷,是他在菲律賓接受開腦手術取出碎片時,遭醫生截斷兩條靜脈血管,極可能從此影響四肢活動能力。
全港市民在電視前看到梁氏一家五口,在一夜間痛失父親和兩名女兒,梁太和受重創的兒子梁頌學昨午約3時在馬尼拉登上醫療專機,約7時抵港,頌學立即被送往屯門醫院接受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等腦部檢查,由於情况一直穩定,故在晚上10時已可接受手術。
截血管影響供血增腦壓
親往馬尼拉護送頌學和梁太返港的屯門醫院腦神經科主管方道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據馬尼拉醫院的醫生指出,他們為頌學開腦清理頭碎骨時,「犧牲」了兩條靜脈血管,因而影響腦內供血,引起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被截斷血管已無法再駁通,頌學顱內壓更不斷增高,但方道生在當地卻無法量度其顱內壓力指數。
雖然菲律賓當局至今仍未查出頌學頭部重創是由槍手槍柄重擊所致,還是警方破車時意外被擊傷,據當地醫生說,頌學傷處在頭頂,只差1至1.5厘米便擊中腦部中間的主要靜脈「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見圖),幸這靜脈無受創,否則會流血不止、性命不保。
一度昏迷至接近無反應
頌學在菲律賓接受手術後,昏迷指數一直處於不足9分的「嚴重」程度(見表),前晚一度由7分惡化接近完全無反應的4分,昨晨回升至7分,上機前則有8分。
中大腦外科教授潘偉生說,醫生清理頭碎骨時無可避免弄損附近靜脈,通常先用止血粉止血,若無法止血,才「焊死」受損靜脈兩端,故可理解是兩難之間的選擇,但「焊死」靜脈會令腦部「運動區」受損,極可能令日後手腳活動受影響。
取走部分顱骨助腦消腫
腦壓力過高會令血液「上不到腦」,令腦部缺氧,隨時致命,署理食物及衛生局長梁卓偉解釋,屯門醫院為頌學作取走頭顱骨手術,是希望盡快減低顱內壓,協助腦部消腫,手術約需5小時,術後4至7日頌學會接受麻醉讓腦部休息,故暫不會蘇醒。至於其腦部功能會否受損,仍待進一步評估,目前仍言之過早。
潘偉生說,減壓去骨瓣手術取走的數塊頭顱骨,可以放入-80℃的雪櫃冷藏,至傷者顱內壓減退,便可將之重新放回傷者的腦上並縫合。
至於當局為何選擇在屯門醫院為頌學做這大手術,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梁栢賢說,這是因為方醫生由馬尼拉一直跟進頌學,屯門醫院亦接近機場,醫管局亦就深切治療及其他服務安排配合。他感謝方道生醫生不辭勞苦千里迢迢到馬尼拉評估頌學傷勢,並負責在醫療專機內監控頌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