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醫學會現任會董會成員、眼科醫生羅智峰向本報表示,人造角膜技術目前仍在試驗階段,估計新技術最快要等4至5年才會在全球流行並引入香港。他表示,由於每項新技術在開始應用時,費用都會較高昂,流行後才有望降低成本,加上本港有眼庫提供死者眼角膜,暫時沒有迫切需要引入新技術。
人造眼角膜無菌避免排斥
羅醫生指出,新技術的最大好處,在於人造眼角膜比死人眼角膜乾淨,因屍體的眼角膜始終有可能隱藏檢查不到的細菌,使用人造眼角膜就可減低細菌感染的機會,同時避免因使用他人眼角膜所產生的排斥。
羅醫生解釋,本港的眼角膜移植,常用於眼角膜撞傷出現疤痕或眼角膜裂開的病人,至於感染沙眼而令眼角膜受損的個案則較為少見。本港眼科醫生會按照眼角膜的受損情况,判斷病人需要修補局部受損眼角膜,又或整個更換。
另外,香港獅子會眼庫早前亦引入分割眼角膜儀器,可準確把5層眼角膜分開,經處理的每片眼角膜,可同時移植給兩名病人。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