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擬增中國產品關稅削貿赤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27日 05:35
2010年08月27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圖加強貿易保護措施保就業。路透社昨獨家報道,美國商務部將於當地時間周四公布一系列針對「不公平貿易」的建議方案,當中部分規則將導致中國產品入口關稅上調。有關措施顯示,隨着美國11月中期選舉臨近,加上美國貿易逆差大增引發經濟下滑憂慮,奧巴馬政府試圖加強貿易保護措施保障工人就業,爭取保住民主黨在國會的控制權。

路透社指出,華府討論的14個計劃中,至少有1個將會引致中國產品入口關稅上調。中國是美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近年一直被美國政界和商界批評搞不公平貿易。路透社引述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稱,有關計劃旨在尋求加強美國「多個範疇」的貿易保護措施的效用,各項措施將於秋季期間推行。作為美國5年出口倍翻的雄心大計的一部分,商務部長駱家輝早前已要求重新檢視商務部有關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簡稱「雙反稅」)的法規和管理。

避談人民幣被低估

據報道,新方案避談是否會對人民幣被指造成不公平貿易補貼展開調查。美國許多國會議員和製造商稱,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令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獲得了不公平的價格優勢。美國商務部最近數月一直考慮是否可循法律途徑對中國匯率問題展開調查。今年初,美國商務部聲稱「考慮將人民幣匯率操縱列入反補貼調查名單」。

美國6月份貿易逆差意外擴大到499億美元,為2008年10月以來新高,原因在於消費品進口創新高,但出口滑落。有關問題加深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復蘇前景的憂慮。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從223億美元增至262億美元,佔貿易逆差總額的逾五成,令中國成為華府的目標。

限中國輪胎輸入 反損就業

據估計,美國只向不足3%的進口產品徵收「雙反稅」,所以相關的政策改動未必對其貿易構成重大影響。不過,其中衝着中國進口產品的方案可能造成的衝擊不容忽視。在該方案中,美國商務部計算「雙反稅」時不會將徵收了的中國出口稅考慮在內,變相增加「雙反稅」稅率。這種做法在應對「市場經濟體」如日本和歐洲國家十分常見。但對於中國這一類「非市場經濟體」,由於理論上難以衡量出口稅,所以未曾實施過。商務部官員稱,中國「毫無疑問」將受到方案打擊,因為這將令進口產品關稅提升。

美國上一輪對中國進口產品展開的最大貿易保護措施是輪胎特保案。去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即在4%的原有關稅基礎上,加收多達35%的關稅。代表蘋果、通用電氣和沃爾瑪等美國大企業的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周三致函奧巴馬稱,該措施雖然令輸美的中國輪胎減少,但沒有幫助輪胎製造行業增加就業,今年首5個月美國輪胎製造業就業職位按年就減少10%。同時,美國市場輪胎價格總體上升10%到20%,加重了美國消費者的負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