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樓市持續升溫,居屋亦成炒家對象,但受到政府兩周前突然推出新招冷卻樓市的影響,個別早前以高價買入居屋的炒家,因近期交投大幅回落而被震走。將軍澳茵怡花園(屬房協的住宅發售計劃,與居屋類同)一個1房單位,剛錄得近年罕見的「摩上摩」(成交前已兩度轉手)蝕讓個案。一名炒家月初政府推「新九招」前以190萬元買入該「摩貨」,但因近期買家觀望,該炒家亦擔心稍後10月施政報告,政府會再出招,故提早約1個多月以178萬元急售予一名用家,蝕讓12萬元,蝕幅約6%。
近月居屋屢錄不少創天價成交,除筲箕灣東旭苑及愛蝶灣外,同屬住宅發售計劃內的紅磡家維邨,上月底一個面積754方呎的3房望樓景單位,以458萬元售出,呎價6074元,壓倒大角嘴富榮花園今年初創出的6030元呎價紀錄,創1997年11月以來、逾12年半的九龍居屋呎價新高。此次茵怡花園錄得「摩上摩」蝕讓個案,或反映炒風已得遏止。
住宅發售計劃與房委會的居屋,單位同樣需補價後才可轉售。由於茵怡花園以提供細單位為主,大部分低於200萬元,隨着樓價上升,加上炒家看準本月居屋貨尾揀樓的時機,預計有部分向隅客轉投私樓市場,這類低於200萬元又處於港鐵沿線的已補價「居屋」,正符合居屋向隅客的口味,同時亦成為一班炒家的「搵食」對象。
憂施政報告再出招壓樓市
香港置業營業經理張木強表示,剛錄茵怡花園「摩上摩」蝕讓個案,為近年該屋苑罕見,該單位位於5座高層A室,511方呎,早於今年6月有炒家趁當時樓市仍未大幅反彈前以165萬元買入,今年8月初以190萬元「摩」予另一名炒家,獲利25萬元,短短約兩個月已升值一成半。
該名接貨炒家受到政府於兩周前推出「新9招」影響,加上本身持貨甚重,且實力不足,該單位原於今年10月才需完成交易,但因怕10月施政報告政府再出招,最終以178萬元售出,較本月初的「摩」入價蝕讓12萬元,持貨不足1個月跌約6%,呎價3483元,略低於市價,新買家為用家。
(明報記者陳天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