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市場密切注視聯儲局會否再「印銀紙」,再推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聯儲局雖在月初議息會議後,決定維持聯儲局手上的2.05萬億美元(約15.99萬億港元)國債及按揭債券組合規模,但原來措施在會上引起激辯。《華爾街日報》披露,在議息會議上,17名聯儲高官中有7人表示反對或有保留,是伯南克上任4年半來其中一次最嚴重的分歧,顯示聯儲局內部對「印銀紙」矛盾極大。
17聯儲高官 7人表示反對
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7名成員,包括5名聯儲局理事,及12間聯儲銀行行長(只有5人有投票權)。會上最大爭議,是應否印更多銀紙,即擴大國債及按揭債券組合規模。隨着部分債券開始到期,聯儲局手頭持有的國債及按揭債券規模,減少速度較預期快,聯儲局可任由它繼續減少,又或再買債來維持其規模。
與會官員分為兩大陣營。紐約聯儲銀行行長杜德利(William Dudley)為首的陣營,認為目前的失業率及通脹率離聯儲局目標甚遠,傾向出招。但聯儲局理事、前華爾街銀行家沃斯(Kevin Warsh)擔心,再買債可能會向市場發出錯誤信息,以為聯儲局看淡經濟,令市場誤以為聯儲局為新一輪量化寬鬆鋪路。好些官員認為聯儲局應等到經濟情况較明朗時才做決定;部分官員則認為,聯儲局出招成效有限,現時失業問題的成因,是聯儲局無法解決的。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費舍爾(Richard Fisher)便認為,現時企業不願投資,是基於財赤及監管條件等其他憂慮,聯儲局能做的有限。伯南克最後總結,提出將到期債券回籠得來的資金,再重新投入債市。委員會最後以9票對1票通過建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