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近年學校課程不斷革新,不少沿用多年的活動室亦要活化再利用。英華小學在新學年,將昔日放滿一台台笨重電腦的學習室改建成男同學的「夢工場」,小學生可在儼如職業工場的工作間,學習電子機械原理和製作小發明。原來的舊電腦亦會「廢物利用」,學生可拆散電腦後學習重新裝嵌,一嘗當小工程師滋味。
一般小學的科學常識課以課堂教授為主,甚少加插實戰體驗。英華小學林浣心接受訪問時表示,現今小學生「對科技的認識比成年人還多」,學校須在課程上配合,因此觸發校方建立「夢工場」,讓學生自行製作科技產品。她說﹕「學校認為,學生都有自己的一個夢,既然學校認同孩子可以天馬行空地創作,便應引進於不同課程內。」
英華的夢工場原為擺放舊式電腦的多媒體學習室,但近年一般班房都有電腦設備,電腦房有必要再活化。該校課程發展主任陳麗萍表示,電腦房翻新後,裝潢儼如職業木工的工作間,每組學生可在工作枱一展所長。
她指出,學生可在夢工場中輪流上常識科,體驗將電器拆件及製作木書簽等,課餘時則可學習製作機械人或電動車。學校會為學生提供一些適合學童學習的工具,並聘用工場導師確保安全。
目標:畢業前學懂組裝電腦
陳麗萍又指,六年級學生在新學年可率先在夢工場內嘗試拆散電腦,再由教師於日常資訊科技堂上教授電腦基本理論,逐步學習重新裝嵌電腦部件。她說:「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每個小六學生在畢業前,都能自己裝嵌出一部電腦,如果電腦操作正常,更可放在校內供同學使用。」
明報記者 鄭穎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