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2010年3月5日 天晴
上月做背囊客訪台,於東部花蓮的鄉村學校留宿一周幫村童補習功課。
目睹稻田中的簡陋校舍,滿載學童灰色的單親成長故事,感慨純真的田園被複雜的成人世界染污。
踏足過台灣近10次,寶島的著名景點早看過。上月再到台灣前,上網搜尋新玩意,發現東部花蓮金車教育基金會招募「度假義工」替村童溫習,反正我未到過花蓮玩,就去看看。
村童常常問:「香港是什麼地方?講些香港話來聽啊。」村童雖在田園成長,卻有不平凡的成長經歷。有些來自單親家庭、有些因與繼父母相處不來而被虐打。農民家長大多不會嚴教子女,致大多數村童都心靈空虛,要靠義工幫手引導他們走入正軌。
短暫的一周義工經歷,最難忘每晚在星月下與校長和其他義工聊天,認識到稻田校園的一個個芳草人情故事,與香港相比,村童不會打機、也不追逐物質玩具。他們的世界,就僅一副遊戲紙牌、或在草原追逐打架。
註:上文取自吳子健(圖左二)網誌。
——摘自《明報》,〈港青遊台 村校教補習〉,2010.04.22
(文章經編輯刪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