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康民質疑中央太重李嘉誠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1日 18:30
2010年09月11日 18:3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胡錦濤本周初出席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的慶典時,特地與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會面10分鐘,各界極為關注。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文在本報撰文(見A28觀點版)指出,胡錦濤接見李嘉誠的行動,反映中央「對香港首富的過度重視,令人感到香港的基層勞動群眾和中產者與工商富豪的關係在中央眼中已失去平衡」。

李嘉誠昨出席公開場合時,被傳媒追問「胡李會」的因由等,但他不肯回應,只說「多謝,我到了今天,什麼也不會再講」,然後便離去。吳康民昨日沒有對其文章作補充。

指邵逸夫內地捐錢最多

雖然在「胡李會」後各方紛紛為會面解畫,指李嘉誠可代表積極參與深圳發展的港商,為內地發展貢獻甚多,然而吳康民在文中「反駁」,李嘉誠在深圳特區成立時並未到內地投資,而曾稱「對內地只會捐款,不會去賺內地的錢」的李嘉誠,卻在90年代後,「在內地房地產的投資就不斷增加」。

吳康民更提到,論深圳投資有遠見的商人,首推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因他提出興建深廣高速公路;若論對內地的捐錢,最多的應是邵逸夫;出力出技術的則有港區人大代表梁秉中、林順潮等,甚至在玉樹地震中救人犧牲的王福榮「更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

吳康文指出,李嘉誠當然對內地有貢獻。但胡主席「不管時間長短,我總是要見一見李先生」這態度,的確會令中國人民「刮目相看」。他表示,從「胡李會」效果看來,中央「對香港首富的過度重視」,令人感到香港基層、中產與工商富豪的關係,在中央眼中已失去平衡,「同時也令頂尖兒的工商界領袖面面相覷……盡無言語」。

李卓人恐傾斜香港財閥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同意吳康民的觀點,他認為「胡李會」只加深社會深層次矛盾,批評高調會面只會助長香港財閥,令政府向財團傾斜,認為會面不僅無法擺平財團之間的平衡,亦挑起貧富矛盾,無助解決社會問題。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認同中央過度重視香港首富,因平日罕有會面商界的胡錦濤不僅與李嘉誠單獨會面,更「在言辭上捧他」,不單全港市民也感不是味兒,其他商界亦會不忿。他認為政府傾斜向李家的情况,在前特首董建華下台後已慢慢減退,但今次會面卻將此「一鋪清袋」。

黃國健:吳觀點一般人認同

港區人大代表、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認為,吳康民的觀點相信一般人也認同,他認為「胡李會」或令人感覺中央領導人「只見首富、連特首也不見」的信息、「確實給人感覺不舒服」,但他相信會面未至於反映在中央眼中基層與富豪已失衡,他不願猜度中央希望透過「胡李會」帶出的信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